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6h】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录

致谢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1 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

1.2 发病机制

1.3 治疗进展

2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2.3 治疗进展

3 导师经验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

1.2 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观察项目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1.7 技术路线图

2.研究结果

2.1 —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疗效比较

2.3 安全性指标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健脾化浊法治疗脉痹病的理论探究

1.1 脾虚则百病生

1.2 浊邪理论挖掘

1.3 脾虚与浊邪互相化生

1.4 动脉粥样硬化与脾虚、脂浊相关

1.5 导师的学术思想

2 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药物分析

2.1 配伍特点

2.2 个药分析

3.健脾化浊调脂颗粒的疗效性分析

3.1 对颈动脉彩超结果的影响

3.2 对血脂指标的影响

3.3 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答辩委员会名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从脾虚脂浊角度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理论据点,以临床观察为主要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斑块的面积、数量及内膜中层厚度,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来判断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影响程度。方法:在查阅描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历史文献及相关图书的基础上,首先从中医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一定的认识,其次是病名、病因病机及其相关治疗等内容加以系统的分析;然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案的回顾。并结合导师经验,认为脾虚脂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的基本病机,运用健脾化浊祛瘀法是基本治疗方向。本次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设计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前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共6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30人,试验组30人。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压、调控血糖、优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于每日晚睡前一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每日早晚一袋开水冲化后温服,疗程同为12周,然后对比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彩超各项数值、血脂全套、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数据,评价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中医证侯疗效对比: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显效率23.3%,总有效率达66.7%。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2<0.05。2.颈动脉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显示:两组病例经12周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数值大部分都呈下降(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p<0.01)。提示治疗组中干预措施在降低IMT方面较优,并大幅减小斑块数目及缩窄斑块面积。3.实验室数据变化情况:两组治疗方法均能使血液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指标下降(p<0.05),治疗组中干预措施对于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的调整较为明显(p<0.01)。治疗组经12周治疗后TC、TG、LDL-C指标较对照组同降低(p<0.05,p<0.01),证明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具备调脂功效。4.安全性方面检测:在试验前后测验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数据,将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提示运用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治疗后以上检验指标未出现明显波动,提示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在临床运用上安全性较高。结论:1.本颗粒可改善病患中医证候;2.本颗粒能明显降低血脂TC、TG、LDL-C水平,稳定斑块,减小斑块数目,缩窄斑块面积,延缓AS进程;本颗粒安全性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