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红层风化带裂隙水富集规律研究
【6h】

重庆市红层风化带裂隙水富集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项目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重庆红层区自然环境背景

1.3.1自然地理

1.3.2缺水现状及原因

1.3.3农村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4研究意义

1.5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红层区域地质特征

2.1地形地貌

2.2地层岩性

2.3地质构造

3红层风化带裂隙水基本特征研究

3.1概述

3.2风化带裂隙水补给、迳流与排泄

3.3风化带裂隙水动态变化特征

3.3.1基本情况

3.3.2降雨对地下水的动态影响

3.3.3开采地下水的水质变化

3.3.4开采地下水的水量变化

3.4风化带裂隙水的富集因素

4红层区富水规律研究

4.1红层地貌因素富集规律

4.1.1地貌因素影响

4.1.2微地貌的富水性

4.2红层地层岩性富水规律

4.2.1岩性因素影响

4.2.2地层岩性富水性

4.3红层构造因素富水规律

4.3.1裂隙因素影响及富水性

4.3.2地层倾角因素影响及富水性

4.4红层风化带裂隙水资源计算方法研究

4.4.1红层风化带裂隙水资源计算方法

4.4.2算参数的确定

4.4.3典型区域地下水资源计算

4.5红层风化带裂隙水的找水方向

4.5.1渝西方山丘陵区

4.5.2渝中平行岭谷区

5红层地下咸水、微咸水成因研究

5.1基本情况

5.2红层地下咸水、微咸水的成因

5.3咸淡水界面与检测方法

6结论与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重庆市红层区分布面积3.85万km2,涉及31个区、县(市),广大农村地区用水不安全的人数达到698.6万。红层风化带储存裂隙水-溶孔水,虽然水量小,但对于农村分散居住的农户而言却是可利用的宝贵地下水资源。经过5年水文地质勘察实践,采用浅机井开采红层风化带储存裂隙水-溶孔水的供水模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水质好、运行维护便宜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工程实践,阐述了红层区缺水原因、水文地质背景条件;分析了红层风化带裂隙水的补给、迳流、排泄特点;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影响红层风化带裂隙水富集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总结了在不同的微地貌条件下红层风化带裂隙水的富集规律;分析了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后的水质、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出了今后找水的方向。 重庆市己将机井供水解决农村分散农户的饮用水困难工程项目列入了“农村解决人饮安全计划”中,将在“十一五”期间在红层缺水区大规模推广实施浅机井的供水模式,解决200-3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从事该项工程的水文地质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