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红筹企业回归相关研究
1.2.2 科创板注册制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红筹企业概念界定
2.1.2 红筹企业回归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市场时机资本结构理论
3 红筹企业回归动因与路径分析
3.1 红筹企业回归的动因分析
3.1.1 海外运营成本高
3.1.2 中概股信任危机
3.1.3 企业价值被低估
3.1.4 人民币基金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主流
3.2 红筹企业回归路径选择与对比分析
3.2.1 拆除红筹架构的传统回归路径
3.2.2 科创板下,红筹企业新回归路径选择
3.2.3 红筹企业传统回归路径与新回归路径对比分析
3.2.4 红筹企业回归路径对比分析小结
3.3 红筹企业回归问卷调查
3.3.1 问卷设计
3.3.2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3.3.3 调查结果分析
4 中芯国际案例分析
4.1 中芯国际公司介绍
4.1.1 公司概况
4.1.2 公司回归科创板历程与选择
4.2 中芯国际回归的动因分析
4.2.1 纽交所成交低迷、企业价值被低估
4.2.2 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4.2.3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4.2.4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4.3 中芯国际选择科创板回归的动因分析
4.3.1 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并为红筹企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4.3.2 注册制下,上市周期更短,节约时间成本
4.3.3 “科创板”兴起,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4.4 中芯国际回归路径对比分析
4.4.1 中芯国际与华润微同一回归路径的对比分析
4.4.2 中芯国际与九号公司不同回归路径对比分析
4.4.3 中芯国际回归路径对比分析小结
4.5 中芯国际回归前后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5.1 中芯国际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4.5.2 中芯国际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4.5.3 中芯国际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4.5.4 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的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4.5.5 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的中长期绩效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3 本文研究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红筹企业回归趋势调查问卷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