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君书》“以法治国”的治道观论
【6h】

《商君书》“以法治国”的治道观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学界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意义

1.2 何为“治道”

2 《商君书》治道观的形成

2.1 《商君书》治道观形成的社会条件

2.2 《商君书》治道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3 《商君书》治道思想体系

3.1 《商君书》治道观的结构

3.2“以法治国”思想在《商君书》治道观中的地位

4 《商君书》“以法治国”的治道观

4.1“以法治国”的必要及依据

4.2“以法治国”中的“法”

4.3“以法治国”之要求

4.4“以法治国”之实现

5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商君书》亦称《商君》或《商子》,是战国中后期反映商鞅及其后学派与其他法家思想言论的著作。关于《商君书》版本的研究有各时期的刻本、校本、注本、评本、以及译本。对其内容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的进化论、人性学说角度集中对商鞅的政治哲学的阐述。
  本文在前人对其文本研究的基础上,依托文本,将《商君书》的“以法治国”思想置于治道的角度解读,在《商君书》治-富-强-王的治道进路中,治是实现王天下终极目标的第一步,而“以法治国”是实现“治”的核心要体,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最低要求,选择“以法治国”的治道方略,是历史之进化和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决定的。法为体,刑为用,督民农战,以实现富国强兵而壹天下。而要“以法治国”,君必须“不可须臾而忘法”,要“观俗立法,察国事本”,要“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因此,实现“以法治国”必须依赖其“三柄”:“任法”、“立信”和“专权”,“权制独断于君”是“以法治国”的核心目的。
  具体本文分六个部分论述:一、序论,概括介绍目前关于《商君书》思想研究之现状,进而引入本文研究的角度,即“治道”的概念。所谓“治道”,其指中国古代学者们针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学说、思想等构成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知识体系。二、分析《商君书》治道观所形成的条件,一方面,从社会政治、经济和阶层变化勾勒当时时代特征,同时,侧重分析秦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变法趋势,另一方面,从思想的渊源,通过与儒家、道家、墨家和名家治道观的对比,探讨《商君书》治道观的思想渊源。三、进入《商君书》治道观的体系,理顺其治道观的逻辑推演,从而解读“以法治国”思想在其治道观中的地位。四、全面解读《商君书》“以法治国”的治道观,从“以法治国”的必然性到“以法治国”中对“法”的定义、“以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以法治国”的实现方式。五、作为结论部分,梳理历史上对《商君书》“以法治国”的治道观的评价,说明本文研究的现代借鉴意义,同时,指出本文研究尚存在的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