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1.1.2 古土壤沉积记录在古气候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1.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与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及采样
2.1 Bighorn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2 南雄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3 样品采集
第三章 测试方法
3.1 碳、氧同位素分析
3.2 沉积物粒度分析
3.3 X射线衍射分析
3.3.1 XRD测试黏土的制备方法
3.3.2 黏土矿物的定量分析
3.4 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3.5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分析
3.6 土壤成熟度指数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Bighorn 盆地 Polecat Bench 剖面地层和沉积相特征
4.2 Bighorn 盆地 Polecat Bench 剖面古土壤沉积物特征
4.2.1 粒度分布特征
4.2.2 土壤发育指数特征
4.2.3 矿物微观形貌特征
4.2.4 黏土矿物学特征
4.2.5 铁氧化物矿物特征
4.3 毛狗湾剖面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4.4 南雄盆地毛狗湾剖面古土壤沉积物特征
4.4.1 粒度分布特征
4.4.2 土壤发育指数特征
4.4.3 矿物微结构及形貌特征
4.4.4 黏土矿物学特征
4.4.5 铁氧化物矿物含量特征
4.4.6 成壤碳酸岩瘤稳定同位素特征
第五章 PETM事件期间 Bighorn 盆地的矿物来源及气候响应
5.1 Bighorn 盆地 Polecat Bench 剖面年代
5.2 PETM 期间 Bighorn 盆地的物源
5.3 PETM期间美国 Bighorn 盆地古土壤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含量变化的因素及来源
5.3.1 沉积物粒度对古土壤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
5.3.2 成土作用对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
5.3.3 PETM事件对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
5.3.4 PETM 期间 Bighorn 盆地的黏土矿物来源
5.4 Bighorn 盆地黏土矿物对 PETM 事件的气候响应特征
5.5 Bighorn 盆地沉积物中铁氧化物矿物对气候变化的指示
第六章 PETM事件期间南雄盆地古土壤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来源及气候响应
6.1 南雄盆地毛狗湾剖面年代
6.2 PETM期间南雄盆地的物质来源
6.3 PETM期间南雄盆地古土壤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含量变化的因素及来源
6.3.1 沉积物粒度对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
6.3.2 成土作用对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
6.3.3 PETM事件对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
6.3.4 PETM期间南雄盆地的黏土矿物来源
6.4 南雄盆地黏土矿物对PETM事件的气候响应特征
6.5 南雄盆地铁氧化物矿物对气候变化的指示
6.6 南雄盆地PETM期间年平均温度
第七章 不同区域大陆风化特征对PETM事件的响应
7.1 PETM事件期间河流相盆地中大陆物理风化信号增强
7.2 PETM事件期全球不同地区大陆风化特征对比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8.2.1 存在的问题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