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能源安全测度的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体系构建研究
【6h】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能源安全测度的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居高不下,这与我国较为匮乏的能源资源禀赋形成鲜明的供需矛盾,与之而来的是我国的能源进口规模和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中国的能源安全成为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水平,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2013年,我国开始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能源互利合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中国能源安全性的测度和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体系的构建上,并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如何科学评价中国的能源安全水平?2、如何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体系? 为解决上述两点问题,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学者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首先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其各自的能源特点,结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现状,探究能源安全的风险来源有哪些;然后基于国际上普遍认可的“4A”能源安全概念,在资源、市场、环境和效率四个维度,构建起包含16个指标的能源安全体系;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集成熵值法和TOPSIS两种方法,对中国自2008年至2020年的能源安全性进行整体、全面、科学地评价;在能源安全性测度的基础之上,结合熵值法计算得出的指标权重,从资源储备体系、市场供需体系、环境保护体系、能源治理与利用体系四个方面,建立起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体系,切实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结合以上分析,本文在国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贸易政策、能源交流合作平台共建、建立环境保护统一准则、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针对文章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作出展望。 综上,本文梳理了关于能源安全概念、能源安全影响因素、能源安全测度方法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能源合作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国际能源现状的概括、对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能源安全测度方法的选择,最终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构建中国对外能源合作体系上,希望通过所构建的对外能源合作体系,对中国能源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引,为中国更好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切实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