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6h】

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虚拟经营及风险管理概述

2.1虚拟经营的相关理论

2.1.1虚拟经营的内涵

2.1.2虚拟经营的典型特征

2.1.3虚拟经营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1.4虚拟经营模式

2.1.5虚拟经营的生命周期

2.2风险管理概述

2.2.1风险的定义

2.2.2风险管理的概念

2.2.3风险管理的过程

2.3中小企业虚拟经营

2.3.1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2.3.2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2.3.3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章虚拟经营风险识别

3.1虚拟经营风险识别

3.1.1外生风险识别

3.1.2内生风险识别

3.2虚拟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构建虚拟经营风险评价指标的原则

3.2.2虚拟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评价

4.1AHP-BP风险评价方法

4.1.1 AHP简介

4.1.2 ANN简介

4.1.3 AHP-BP方法简介

4.2基于AHP-BP的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评价

4.2.1 M公司哑铃式虚拟经营的风险评价

第五章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的风险控制

5.1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控制策略

5.2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分类控制方法

5.3虚拟企业风险分类控制措施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各国政府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加社会就业、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国力,具有巨大影响和作用。中小企业虽然具有对市场反应快、组织结构简单、易于管理的优势,但又存在资金不足、人力资源缺乏的劣势,如果按照传统经营方法,很难同大企业进行竞争,必须寻找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方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经营进入人们的视野。虚拟经营的核心思想是集中力量发展企业优势环节。中小企业引入虚拟经营模式既能利用组织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经营资源不足,又能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灵活性特点、降低经营风险、节约投资建设时间。 虚拟经营在带来灵活性、反应快速性、实现成本共担等优势的同时,因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其本身的复杂性,其蕴含的风险并没有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需要对虚拟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虚拟企业的成功组建和运行,以取得竞争优势。 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经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虚拟经营的生命周期,并对国内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中小企业实施虚拟经营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对虚拟经营的风险进行识别。第三,在评价方法上,将人工神经网络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评价的AHP-BP模型,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作为反向传播网络的前处理,以其结果作为BP的输入,提高模型效率。最后,针对中小企业虚拟经营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