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山区某村镇水厂水质监测及运行管理研究
【6h】

西南山区某村镇水厂水质监测及运行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西南山区村镇饮用水保障现状

1.3 国内供水厂运行管理研究概述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意义

2 方案制定

2.1 村镇水厂概况调查

2.2 研究地点选取

2.3 目标水厂水源地情况调查

2.4 目标水厂基本情况调查

2.5 样品采集

2.6 监测指标及其方法

3 村镇水厂进出水水质监测结果及讨论

3.1 日常运行期间进出水水质分析

3.2 暴雨后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3.3 间歇运行对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分析

3.4 水厂工艺启停对水厂出水水质可能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时期村镇水厂沿程水质变化及分析

4.1 不同时期各处理单元沿程水质变化及分析

4.2 混凝沉淀池清理后处理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村镇水厂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问题及建议

5.2 基于该村镇水厂运行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生活用水及饮用水水质调查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业集约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同时农村地下水和地表饮用水源也不断受到污染,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西南地区属于山区,地理位置较偏远,山多谷深。其村镇饮用水源水体中极少有工业废水进入,水体遭受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污染物以农药和藻类等居多。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西南山区兴建了大量的村镇饮用水保障工程,均采用了较为完整的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总的来说,改进后的处理工艺对村镇水源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基本可以满足村镇居民的饮水要求。然而,有些村镇水厂由于运行管理不当,使得水厂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水源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导致部分出水不达标。
  本研究选取隶属于西南山区的某区县的一座村镇水厂为研究对象(该水厂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监测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该水厂日常运行期间水厂进出水水质情况,分析各时期水源水质情况及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状况;监测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该水厂日常运行期间沿程水质变化情况,了解不同时期各处理单元是否出现出水水质异常(出水指标上升)情况并寻找原因;监测特殊情况下(暴雨、间歇运行和混凝沉淀池清理)原水及相关处理单元出水,分析暴雨后原水水质变化、间歇运行对出水水质影响及混凝池清理后处理效果的改善情况;调查造成水厂出水水质异常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基于属性识别模型建立村镇水厂运行管理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目标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枯水期出水合格率高的指标有:pH、浊度、氨氮,合格率低的指标为:CODMn、TOC,丰水期和平水期出水合格率高的指标有:pH、CODMn、氨氮,合格率低的指标是:浊度、TOC;该水厂现有工艺对浊度、CODMn、叶绿素a、TOC、UV254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对氨氮、TN、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去除效果不明显;该水厂在不同时期沿程水质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在原水水质较差的平水期和丰水期,各处理单元均有较明显的沿程水质波动情况。水厂对各处理单元的清理不及时、水厂内部的农业活动以及水厂药剂投加管理不当等运行管理问题是造成水厂沿程水质异常现象(经过混凝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后出水某些指标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暴雨后原水及出水中TN、溴氰菊酯及氯氰菊酯浓度均有明显上升,原水水质变坏;混凝池清洗后对浊度、CODMn及叶绿素a的去除有明显的改善;间歇运行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但是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和藻类的滋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