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分析
【6h】

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自1994年颁布国家赔偿法以来,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得到确立并运行,很多公民已经开始懂得运用该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人权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请求权人通常将精神损害赔偿作为诉讼请求之一。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涉及冤假错案的纠正问题,社会影响普遍较大。因此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相应的理论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定性研究,仅从理论上探讨了建立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量化研究却非常少。我国一直强调要科学立法,而量化研究正是促进科学立法、克制司法随意性的重要途径。 本文除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立法现状,接着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了在国家刑事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运行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是缺乏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然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情况,并简要评述了这些研究的优缺点,分析了本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收集2017年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案例,提取出影响最终判决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各种因素,并将各因素去量纲化处理,之后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详细分析了不同因素与实际精神赔偿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来探讨法官在裁量时着重考虑的因素及被忽略的因素,检验了当前的裁量模式的合理性。 第三部分选取了第二部分结果中相关度较高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构建了国家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裁量模型,然后通过个案举例说明了如何使用精神损害赔偿模型,指出该模型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应该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 第四部分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量化分析的前景展望,提出未来可以在理论研究、裁判精细化、审判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随着学科之间的不断发展和融合,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法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本文尝试以“法学+统计学”的模式进行研究,虽然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供法学研究、立法及司法实践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徐梅花;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法律(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春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诉讼法;
  • 关键词

    国家赔偿案件; 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