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极限负荷气动变阻力量训练效果比较分析
【6h】

非极限负荷气动变阻力量训练效果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力量训练的基础理论

2.1力量能力练习的基本手段、方法与特征

2.2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2.3力量能力与评价方法

2.4 sEMG及其应用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设计

3.3力量训练安排

4 测试指标与方法

4.1测试指标

4.2测试方法

5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5.1 力量负荷安排依据

5.2 力量训练对MVC120的影响。

5.3 力量训练对负重蹲起 (跳) 能力的影响

5.4力量训练对肌肉反应力量的影响

5.5 力量训练对肌电/肌力比率的影响

5.6 力量训练对VO2max的影响

5.7 力量训练后体成分的变化

6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气动变阻力量训练(PST,pneumatic variable resistance strength training)是指使用气动变阻力量训练器(HUR训练器,芬兰HUR公司生产)进行力量训练的一种方法。从目前研究看,还未发现有关训练干预后PST与靠物体惯性阻力施加负荷的传统力量训练(TST,tradi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with weight and stack units)之间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为比较非极限负荷(40%-90%1RM,1RM指能重复一次的负荷)内PST与TST的训练效果的差异,招募了30名20-45岁的芬兰籍健康成年男性(31.4±7.4岁,80.6±10公斤,180±4厘米,体脂百分比为18.7±5%)。这些志愿者没有任何力量训练经历并且在过去的三年里每周锻炼身体不超过一次。30名志愿者分为气动变阻力量训练组(HUR组,N=15)与传统力量训练组(TRAD组,N=15),分别利用HUR训练器与传统力量训练器械进行了10周的渐进性抗阻力量练习。实验前后测量实验对象的肌肉力量、表面肌电(sEMG,surface electromyography)、最大摄氧量(VO2max)、体脂百分比(fat%)等指标。
  力量训练后,HUR组膝关节处于120o位置(膝伸直为180o)时的等长屈膝峰力矩(MVC120-flex,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flexion at120 knee angle)、等长屈膝发力率(RFD-flex,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of isometric knee flexion)、膝关节处于120度位置时的等长伸屈肌力比(H/Q-120,ratio of hamstring to quadriceps femoris maximal isometric torque at120 knee angle)、蹲起最大重量(Loadmax,maximal squat load)、30%蹲起最大重量下蹲跳的功率(P-30,power of squat jump with30 percent of the maximal squat load)、60%蹲起最大重量下蹲跳的功率(P-60,power of squat jump with60 percent of the maximal squat load)、VO2max、相对VO2max、最大工作功率、测力台原地下蹲跳(CMJ,counter movement jump)高度以及CMJ与原地蹲跳(SJ,squat jump)高度的差值(CMJ-SJ,height difference of CMJ and SJ)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股内肌(VM,vastus medialis,)、股外肌(VL,vastus lateralis),股四头肌(QF,quadriceps femoris)的平均肌电-肌力比率(aEMG/force,average electromyography and average force ratio)的差值(VO2max测试前后的比率之差)显著性降低;膝关节处于120o时等长伸膝峰力矩(MVC120-ext,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extension at120 knee angle)、等长伸膝发力率(RFD-ext,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of isometric knee extension)和从发力开始到100毫秒的等长伸膝平均力矩(aT0-100ms-ext,average torque value between0-100ms of isometric knee extension)和从开始发力到200毫秒的等长伸膝平均力矩(aT0-200ms-ext,average torque value between0-200ms of isometric knee extension)都有一定的增长,股二头肌(BF,biceps femoris)的aEMG/force差值有所降低。
  TRAD组aT0-200ms-ext、等长屈膝发力率(RFD-flex,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of isometric knee flexion)、Loadmax、P-30、P-60、CMJ高度与CMJ-SJ差值有显著性提高;H/Q-120差值显著性降低;TRAD组MVC120-ext、 aT0-100ms-ext有一定的增长,BF的aEMG/force差值有所降低。
  训练后组间比较 aT0-200ms-ext、aT0-100ms-ext、aT0-200ms-flex、H/Q-120、P-30、aEMG/force-VL、aEMG/force-QF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PST与TST相比,PST更有利于膝关节屈肌最大力量、伸屈肌力比以及股外肌与股四头肌的抗疲劳能力的提高;TST对伸肌与屈肌肉的快速力量以及伸肌最大力量的提高更为有效;PST与TST都能适度促进aEMG/force-BF的协调放松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