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收入水平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6h】

财政收入水平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对“卡尔多特征事实”提出了质疑,认为要素收入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劳动收入份额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约13.51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威胁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对于改善现有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财政收入水平视角分析要素收入分配问题,结果表明财政收入水平的升高降低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在梳理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和财政收入等概念,阐述财政收入水平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四种机理:(1)税费占比增加直接影响了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总体收入份额;(2)税费引起要素替代,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用资本替代劳动,导致劳动相对资本的收入份额降低;(3)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劳动供给,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税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方向;(4)税负在要素间存在转嫁的可能性,劳动和资本不按比例分担税负,导致劳动相对资本的收入份额降低。 本文利用 1994-2016 年收入法生产总值项目数据和 1978-2017 年财政收入数据分析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和财政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结果显示最近20多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近40年来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则一直呈上升趋势,另外劳动收入份额和财政收入水平都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本文实证部分利用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财政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别使用混合最小二乘、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1)财政收入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第三产业比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3)对外贸易、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在分时段、分地区和更换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上述结论仍成立。 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收入结构;(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发挥资源禀赋优势;(4)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优质多元人才。

著录项

  • 作者

    刘平;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本凤;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财政; 收入水平; 中国; 劳动; 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