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后备人才的界定

2.2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范围与项目

2.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的热点

2.4“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

2.5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教练员研究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4.2影响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

4.3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对策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A教练员问卷

附件B运动员问卷

附件C家长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任何体育项目的竞争都是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的比拼,当今国际体坛上日趋激烈的竞争,换言之,就是一个国家科技和优秀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之争。一个国家拥有完善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便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体坛立足和保持优势地位的必要条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过程。不论运动员的天赋如何,要想获得世界水平的运动成绩,都必须经过长期的、有计划的训练。人才的培养具有连续性,任何国家在不断提高国家高级运动员运动水平和成绩的过程中,也需不断的进行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以保证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育比赛已不再是按计划经济的模式由国家大包干的体育竞技模式,而是要建立以体养体的机制,体育竞技要进入市场的新体制。
  一个项目要想保持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扎扎实实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游泳水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和整体实力的稳步提高,必须加紧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质量较高的后备人才队伍。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便是在不危害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前提下,以满足当代人对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需要为目标,通过实践引导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向更加均衡、和谐和互补状态运行的定向动态过程。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广州市培养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现状,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广州市竞技游泳发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影响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对策;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建立了广州市青少儿游泳协会,有了新的比赛模式。但竞赛制度还存在一些漏洞,多个地区因比赛时间和比赛场地原因没办法参加比赛。
  2影响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运动员出路、就业;家长支持度;游泳竞赛体制;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教练员福利待遇。
  3运动员退役出路问题影响家长的支持度,导致生源情况不够理想。
  4输送制度不完善。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后备人才输送体制和教练员成就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基层教练员容易进入仅仅是追求比赛名次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误区。
  5教练员与运动员比例严重失调,临聘教练员整体的业务素质、工作热情有待于提高。
  6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矛盾依然存在。
  7“体教结合”是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力量发展的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瞿昶;

  • 作者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武山;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运动员选材;
  • 关键词

    竞技游泳;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