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民劳工的权利保护制度研究
【6h】

移民劳工的权利保护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移民劳工的权利内容

(一)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文件

1.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

2.关于移民劳工的特殊标准

(二) 联合国制定的文件

二、移民劳工的权利状况

(一) 整体移民劳工的权利状况

1. 社会保障方面

2. 有差别的工作条件

3. 缺乏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

4. 工作场所的歧视

5. 职业安全和卫生方面

(二) 中国籍劳工的权利状况

三、 移民劳工的权利救济

(一) 移民劳工获得权利救济的法理依据

(二) 移民劳工的权利救济途径

(三) 移民劳工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获得的实体救济

(四) 中国籍劳工的权利救济

四、移民劳工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 加强原籍国对移民劳工的管

(二) 增进国际合作

(三) 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四) 建立多边程序

(五) 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六) 加强对非正常移民劳工的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拟从移民劳工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入手,分析当前移民劳工的实际权利状况,尤其是中国籍劳工的权利状况,指出移民劳工在权利受到侵害后应获得法律救济的法理依据和救济途径,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现有移民劳工权利保护制度的设想。 第一部分关于移民劳工的权利内容。在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些国际文件里,如1975年《移民劳工公约》(以下简称第143号公约)、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及其后续行动》(以下简称1998年宣言)和1948年《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以下简称第87号公约)以及1949年《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公约》(以下简称第98号公约)等等。对于移民劳工在工作条件和待遇方面的权利都有相应的规定。移民劳工在工作条件和待遇方面的权利包括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如结社自由权和集体谈判权、禁止强迫劳动、机会和待遇平等权、社会保障权等等。根据这些国际文件的规定,移民劳工可以得到跟所在国本国人同样平等的对待。然而,这些专门规定移民劳工权利的国际文件在各国政府的批准状况却并不理想。中国在批准有关移民劳工权利保护的国际文件问题上也存在批准的国际文件数量偏少和批准国际文件的进度较慢等问题。 第二部分关于移民劳工的权利现状。移民劳工是国际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背井离乡移居异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或者是逃避迫害及歧视。这些移民劳工在本国的经济及社会地位通常都很低,然而移民之后他们通常发现在异国的地位更低,往往成为了更弱势的人群,在社会保障、就业、职业安全和卫生等方面备受歧视,承受最为严重的劳工权和人身权的侵犯。移民劳工中包括了大量的中国籍劳工,身在境外,中国籍劳工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形随时在发生,尤其是对于那些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他国务工的中国籍劳工来说更是如此。 第三部分关于移民劳工的权利救济。移民劳工在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获得相应的法律救济。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是移民目的国的国内法律保护;二是向国际人权条约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寻求救济;三是领事保护和外交保护。而他们通过上述方式可获得的实体救济为要求侵权人停止不法行为、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和其他一系列非经济性的救济措施。其中,这一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籍劳工的权利救济问题,提出中国政府应加强领事保护这一救济途径,同时还有必要通过专项立法的形式来力口强对中国籍劳工的权利保护。 第四部分关于现有移民劳工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在这一部分,本文认为,现有的移民劳工权利保护制度,是以国家、各国工会和国际组织为主体,以有关国际文件和各国国内法律法规为内容,以移民劳工为对象的松散的体系,它并不是一个完善统一的体系,而是一个个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政策安排的总和。在实践中,现有移民劳工权利保护制度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行之有效的运作,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要妥善解决移民劳工的权利保护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制度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而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应当包括:(一)原籍国加强对移民劳工的监管;(二)加强国际合作;(三)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四)建立多边程序;(五)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六)加强对非正常移民劳工的管理。 结论部分论述了移民劳工这一群体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移民劳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移民劳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各国经济、社会、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最后提出要妥善解决移民劳工所带来的一系列诸如人权保护、偷渡、贩卖人口等问题,需要逐步缩小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全面公正;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协调合作;需要切实保护移民劳工的合法权益;需要避免将移民劳工问题政治化;需要加强对移民劳工问题的研究。从而不断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进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