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析民国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
【6h】

试析民国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背景研究

二、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的历史渊源及同时期其他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一) 我国古代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1. 唐代

2. 宋代

3. 金、元

4. 明、清

(二) 中国近代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的建立及其演变

1. 源自“五权宪法”

2.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的文官考试法令草案

3. 北京政府的文官考试

4. 广州革命政府的文官考试立法

(三) 同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

1. 日本

2. 德国

3. 英国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的主要内容

(一) 基本法规

1. 《考试法》 及其施行细则

2. 《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 及其施行细则

(二) 医事人员考试

1. 高等考试西医医师考试

2. 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

3. 特种考试助产士考试

4. 普通考试卫生行政人员考试

5. 医事人员检核

(三) 会计统计人员考试

1. 高等考试会计人员会计师考试

2. 高等考试统计人员考试

3. 高等考试会计审计人员考试

4. 普通考试会计审计人员考试

5. 高等考试会计师检核

(四) 农工矿业技师考试

1. 高等考试农业技术人员考试

2. 高等考试工业技师考试

3. 高等考试农业技师检核

4. 高等考试矿业技师考试检核

(五) 其他类别

1. 河海航行员考试

2. 引水人考试

3. 航空署现役飞行人员考试

4. 无线电试用报务员考验

5. 特种考试土地测量人员考试

四、民国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的特点实施效果及时代意义

(一) 特点

1. 民国时期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是中西结合的成果

2. 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分类细致但有些杂乱

3. 专业技术人员考试考试分为试验与检核

4. 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方法分为二试或三试

(二) 实施效果

(三) 时代意义

1. 形成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制度,在台湾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2.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要,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3. 实现了政府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系统管理

4. 对当代大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考试,起源于我国,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这一制度带到了西方,从此考试制度在西方发扬光大。清末,我们彻底废除了科举考试,民国初年我们又把考试从西方引进回来,成为我们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民国时期,封建帝制刚被推翻,百废待兴,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于是国民政府逐渐建立起选拔专业技术人才的考试,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它确定下来形成一种制度,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用系统的法律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国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依方法分试验与检核两种,依等级分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三种,依考试程序分为二试或三试,依考试形式分笔试与口试,依考试科目,每试分必试科目与选试科目。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背景研究。孙中山先生提出考试权独立,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考试院专管考选,并制订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本文主要围绕民国时期的《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的一系列单行法规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的历史渊源及同时期其他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就设置明法、明书、明算等科,选拔专业技术人才,此后各代,虽不十分重视,但都有选拔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西方国家自从将考试制度引进之后,也逐步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本文就日、德、英三国进行论述。近代孙中山提出考试权独立思想之后,历经各个政权,直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才得以建立。第三部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涉及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的基本法规和单行条例,其中单行条例主要是医事人员考试、会计统计人员考试、农工矿业技师考试等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是民国时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的特点、实施效果及时代意义。民国时期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法制虽不够完善,实施效果也不甚理想,但它对当时社会、对后世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形成了一个制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促进了当时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实现了政府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系统管理,对当代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