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仵作生态研究与历史观照
【6h】

中国古代仵作生态研究与历史观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仵作的起源考证

(一)仵作名称的变迁与源流考证

(二)仵作一词在史料、民谚、案例中出现概况

二、仵作的工作制度(操作脉络)及生态研究

(一)仵作介入历朝司法活动的考察及“参与”方式变迁

(二)清朝仵作官方管理制度

(三)仵作工作流程与职务范围

(四)仵作薪酬与责任制度

三、对仵作这一特殊人群的历史观照

(一)仵作社会评价不高的原因分析

(二)解读仵作与古代司法体系之间的恶性敌对

(三)解读仵作与古代司法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仵作与法医“血缘关系”的现代解读

(一)仵作与法医之间内在联系探究

(二)仵作职业特点与现代解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仵作是我国古代司法勘验中亲临尸检一线的特殊从业者,是活跃在古代刑事案件现场的技术人员,为历代法医学理论完善和实践积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但受各种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影响,这一行业从古至今鲜受学界重视。至于仵作在我国古代司法活动运作过程中所起作用、仵作没有进一步向现代法医转变的原因、仵作与法医究竟有无历史承继关系以及仵作在历朝历代中与司法制度的互动关系是良性还是恶性,都缺乏深入的、专注的探讨。作为古代刑事案件侦破流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仵作的活动规律与工作范围对古代侦查史、物证技术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仵作的研究实不应如此匮乏。本文竭力通过官方及民间众多文献的零散的记述,对仵作的职业化进程进行大致梳理,以期对上述问题做一次较为清晰的探究,对古代刑事侦查司法勘验领域能获得一定深度的理性认识。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仵作的起源考证。通过对古代文献著作的查找比对,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对仵作这一称呼的起源、变迁、固定化进行考证,得出仵作大致出现时间和历史背景。通过仵作在各种史料、民间谚语和古代案例中出现的大致频率和工作概况,可以大致确定到仵作在古代刑事案件中出现的场合与作用。
  第二部分为仵作工作制度(操作脉络)及生态研究,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首先进行仵作介入历朝司法活动的考察,并梳理其参与司法勘验活动方式的逐渐变化。这是仵作这种工作群体走进司法勘验领域的制度保障和逻辑前提。其次,着重探究清代官方针对仵作的招录、培养、考察规则,因为是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阶级的权力把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官方典籍的记载著述也多于清前各代。再次,梳理出仵作可能在司法勘验领域出现的各种场合及工作流程,从宏观工作范围方面具体到文书图表、检验器具管理等微观部分。最后,归纳唐、宋、元、明、清各朝对仵作的薪酬管理和赏罚制度,透视国家法制对仵作由浅入深的操控与规制。
  第三部分为对仵作这一特殊人群的历史观照,是本文由具体制度转为抽象研究的核心部分。首先分析了仵作社会评价低下,被历史鄙视甚至践踏的几方面原因。其次,解读仵作与古代司法体系之间的善恶纠结的互动状态,有告诫防备,有沆瀣一气,也有妥协疏导,有内在契合。通过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状态关系进行探究,揭示出仵作独特的历史存在特征,使古代司法勘验体系的某方面特性得到凸显。
  第四部分着重对仵作与法医的“血源关系”进行辨析,凸显仵作职业特征。通过内在基因的比对总结,否定了仵作与法医通常以来被认为的前世今生的关系,同时也排除了因外在特征相似而确定二者承继关系的结论。最后,通过多方面史料文献的总结、多角度的原始样态分析,对仵作这一已然灭绝的职业人群进行性格画像,得出其非实践性、非理性、非科学性、非主语性的职业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