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与实践研究
【6h】

我国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价值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新意、重点及难点

一、德育人文关怀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解析

(三)人文关怀与初中德育的关系

二、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的现状调查

(一)初中德育人文关怀取得的进步

(二)初中德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三、初中德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归因

(一)教师对人文关怀理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二)教师实施人文关怀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课堂教学重应试需要,轻素质培养

(四)学校办学思想存在误区, 德育首要地位不落实

四、培育和实践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对策思考

(一)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德育人文关怀理念

(二)教师应重视提升人文关怀的能力

(三)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四)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把落实德育人文关怀理念作为重要抓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记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德育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本质上就是人文关怀。要使德育具有的生命力、感染力、亲和力,对人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必须实现德育人文关怀的本质和理想。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此外,德育人文关怀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代表了新世纪德育的人性化走向。目前我国初中德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人性化的道路上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必须看到由于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影响至深,德育人文关怀理念在初中教育中的生成和实践仍需时日。因此,我们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使德育人文关怀理念成为初中德育的主流思想,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便是本选题的主旨。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笔者在大量查阅搜集德育人文关怀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即,通过对吉林省九台市一所初级中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10名德育教师进行访谈,以期对当前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基于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把握及对中学德育实践的抽样调查,本研究致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重点剖析我国当前初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二是提出培育和落实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策略。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价值、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新意、重点及难点。
  第二部分: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人文关怀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初中德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第三部分: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老师访谈录的数据及对收集的文献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我国初中德育人文关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分析初中德育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第五部分:这是本文的落脚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该部分依据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尤其针对初中德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培育和落实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对策:即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德育人文关怀理念、教师应重视提升人文关怀的能力、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把落实德育的人文关怀理念作为重要抓手。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回归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初中德育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和实践研究,使人们对德育人文关怀理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使德育人文关怀理念更加深入实践,切实增进德育的实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