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綦江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报告——以綦江区法院2011—2015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样本
【6h】

重庆市綦江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报告——以綦江区法院2011—2015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样本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调查方法

(一)案卷调查法(司法大数据分析法)

(二)访谈法

三、调查结果

(一)綦江区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形势

(二)綦江区未成年人犯罪主体情况

(三)綦江区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情况

四、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良因素分析

(一)可能导致未成年犯罪的主观不良因素

(二)家庭不良因素及其影响

(三)学校不良因素及其影响

(四)社会不良因素及其影响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家庭不良因素的预防和化解

(二)学校不良因素的预防和改进

(三)社会不良因素的预防和化解

(四)司法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整体态势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下虽有所缓和,但仍未得到根本改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是影响我国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和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社会性问题之一,且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而出现新的特征。因此,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调查,仔细分析其相关特征和规律,归纳出原因和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建议,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除引文和结语外共有五个部分,三万多字。
  第一部分说明本次调研的目的与意义,即主要通过分析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法院于2011—2015年所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相关情况和类型化特征,归纳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当地和其它类似地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参考,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部分介绍本次调研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为司法大数据分析法(刑事审判案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第三部分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本次调研的相关结果,包括: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并趋于稳定、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得到缓解、16—18岁期间成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年龄阶段、农村家庭未成年人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父母离异和家庭暴力以及外出务工等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父母外出务工正成为未成年人犯罪家庭环境不稳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未成年人犯罪动机仍较为单一、以及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型犯罪、暴力犯罪等传统型犯罪等。
  第四部分是探讨了本次调研的结果所反映出的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普遍性的不良因素,主要从未成年人自身的主观方面和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未成年人自身带有负面影响的主体心理特征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客观不良因素等四个方面。其中,未成年人自身的不良因素主要为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易受波动,身心发展不一、心理发育滞后,感情较为丰富、心灵脆弱敏感,缺乏独立判断、易受暗示影响,自我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加重等;家庭原因主要包括父母离异、外出打工、长期分居等家庭不稳定因素和家庭暴力、教育缺失、教育失当、不良示范等其它家庭不良因素两方面;学校原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单一、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等教育方式的不当和校园管理措施不当两方面;社会不良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解组现象加剧、不良思潮日趋膨胀、社区文化建设薄弱、文化娱乐市场和网络管理仍不健全等。
  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的相关不良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及防范措施。在家庭预防方面,针对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大幅增长态势,探索完善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监护教育制度;针对离婚率居高不下及离婚对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索建立对父母离异未成年人的关爱机制;针对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家庭暴力现象仍较普遍,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干预和防治机制。在学校预防方面,首先应促进14—16岁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就学;其次,学校应改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应更加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学校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司法部门的合作,净化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另外,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监管和教育引导,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社会预防方面,首先应为民工就近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并拓宽16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就业渠道;其次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干预制度;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文化娱乐市场的管理,加强网络立法和监管以净化网络环境。司法措施方面,进一步加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侦查、公诉、审判、监管的专业化建设;增加社会矫正措施;进一步完善对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措施,预防失足未成年人再犯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