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研究——基于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分析
【6h】

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研究——基于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校训的基本概述

(一)高校校训的产生与发展

(二)高校校训的特点及功能

(三)校训的内容与分类

二、高校校训与大学生德育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

(一)高校校训与大学生德育的内在联系

(二)高校校训的德育价值取向

(三)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三、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增强高校校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对策选择

(一)校训的制定应体现办学传统及个性特色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加大对校训的宣传力度

(三)学校育人应重视校训对大学生的德育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校训附录

展开▼

摘要

高校校训是一所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精神的凝练与结晶,代表了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内在的规定着大学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高校校训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在国内高校中,一些高校利用校训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高校校训德育作用的发挥依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以研究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为逻辑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高校校训德育作用发挥的具体对策。
  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校训的基础性研究,即对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而展开研究的基础。首先要对校训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的基础上,本部分以高校校训的产生与发展为切入点,发现高校校训具有“简洁精炼”、“内涵丰富”、“相对稳定”的基本特点,具有“外树学校品牌”、“体现价值导向”、“内聚师生人心”、“传承历史文化”和“彰显育人理念”的基本功能。通过对本文搜集到的300所国内高校校训的归纳分析,以校训的主要内容为分类依据,当前我国高校校训可以分为“以德为先型”、“传统文化型”、“求是创新型”和“学科特色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高校校训其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虽不尽相同,但又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高校校训与大学生德育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首先分析了高校校训与大学生的德育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校训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资源;第二,学校德育为校训文化载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条件。继而分析了高校校训的主要德育价值取向,即注重伦理道德的人文精神、彰显求是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注重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依托校训的育人功能、凝聚功能和导向功能分析了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第二,凝聚人心,强化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价值导向,引导大学育人方向和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影响高校校训德育作用发挥的现实性因素,即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高校校训同质化导致大学个性特点的模糊化,影响大学生对校训理念的认同;其次,高校对校训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对校训的关注度普遍不高;再次,高校校训没有得到教育主体足够的重视,校训建设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在校训制定上学校自身定位不明确,盲目跟风;其二是教育主客体对校训的功能和德育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其三是功利性办学思想对校训建设的冲击。面临的这些现实困境导致了高校校训在学校德育中逐渐被边缘化,对高校校训德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最后,针对高校校训在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从校训的制定、校训宣传和和校训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增强高校校训德育作用发挥的具体对策和思路,并力求这些对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