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研究
【6h】

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案情介绍

(二)案例所反映的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问题

二、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基本理论考察

(一)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内涵界定

(二)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特征

(三)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价值

三、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与司法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司法现状

(三)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不足

四、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适当扩大我国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的主体范围

(二)完善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要件

(三)明确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约定义务履行的监督机制

(四)补充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社会保障及民众面临前所未有的养老压力。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我国逐渐进入了养老模式多元化的新时代。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是从我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民间实践的产物,是我国《继承法》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是“五保”制度的延伸和对我国养老制度重要的补充。它所彰显的自由、公平、秩序及效率价值为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在《继承法》中的规定仍停留在较为原则的阶段,致使该制度的适用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自然人之间因养老问题产生的纠纷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影响其立法价值的实现,故该立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文试图从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出发,分析总结遗赠扶养协议所具有的特征及彰显的价值,结合域内外相关规定,对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和探究,进而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除引言外,全文有四个部分,共计3.3万字。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该部分以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件为示例,提出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范围、约定义务的履行、解除事由等实务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引导下文的展开。
  第二部分是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基本理论考察。首先通过对遗赠扶养协议与赡养协议、继承合同等相关概念的比较评析,对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对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所彰显的法律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以加深对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后文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与司法现状及不足。该部分先通过对我国现行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立法现状、司法现状的概括归纳,从而总结出目前该制度存在遗赠人的法定继承人不具有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的主体资格从而导致主体范围较窄、形式要件有待完善、对双方当事人约定义务的履行缺少监督以及协议的解除制度尚不完善等不足之处。笔者拟通过对立法不足的梳理,分析其原因,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而为后文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是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完善建议。该部分主要针对上文提出的不足之处,通过适当扩大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范围、完善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要件、明确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约定义务履行的监督机制以及补充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制度来完善我国现行遗赠扶养协议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