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以“新大地”公司为例
【6h】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以“新大地”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我国创业板相关概念

(二)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三、“新大地”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一)“新大地”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二)“新大地”财务造假相关人员处罚结果

(三)“新大地”财务造假主要手段

(四)“新大地”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五)“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启示

四、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缺乏对经营能力的考虑

(二)高风险领域审计难度增加

(三)缺乏执业谨慎性

(四)大数据对审计工作影响增大

(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五、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应加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审计

(二)应加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风险领域的审计

(三)应提高保持执业谨慎性的意识

(四)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

(五)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新大地”、“万福生科”、“欣泰电气”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的广泛关注。大众对审计工作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对注册会计师产生了信任危机。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建立以来,截止2017年12月已有710家公司在该市场上市。我国创业板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板块,不仅完善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创业板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这类公司大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因此,加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的研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的提升,重拾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营和促进创业板的稳定发展。使得审计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监督手段之一。 笔者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新大地”造假手段的总结,分析审计人员审计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并在最后针对前文分析的成因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是对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做了一个简要的陈述;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的简介,为本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通过对“新大地”造假方式的归纳分析出其审计风险的成因,引出后文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的思考;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第五部分也是本文的关键,针对第四部分分析出来的成因,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与其他文献相比,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研究不是从审计风险模型出发而是直接从实际的审计失败案例出发。结合案例来分析我国创业板审计风险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研究不仅是理论层次的而是由真实案例引发的深入思考,因而更具有实践意义。笔者希望能对创业板审计风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聂碧云;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社会审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鹏;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审计; 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