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6h】

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框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2.6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TIA患者 7 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3.2 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3.3 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验证

4 讨论

4.1 TIA患者 7 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分析

4.2 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

4.3 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评价

4.4 TIA患者 7 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现状分析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理论,探究和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构建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临床验证。方法1.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本研究在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识别阶段,采用了文献回顾和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和分析。在文献回顾的过程中,本研究依据检索策略、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取了10篇文献。之后,由两名不同的研究者从这10篇文献中提取与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当两名研究者意见不同时,应协商或咨询第三方。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最终选取的412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提取和分析。纳入的患者样本取自过去十年(2011年12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开封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等病区的住院患者。将首次确诊为TIA并于48小时内入院的患者依据其一周内是否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病例组(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TIA患者7天内未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收集并记录病历资料里TIA患者的基础信息及病例组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等内容,然后,采取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明影响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2.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本研究在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评估阶段,基于上述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系数构建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然后,使用瓦尔德检验、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等方法评价该风险预测模型。3.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验证本研究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效果评价阶段,依据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相同的纳排标准,选取209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提取和分析,检验上述预测模型的临床预测效果。在临床验证中纳入的验证组患者和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中纳入的建模组患者,他们同为河南省开封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科等病区的住院患者。与建模组不同(2011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临床验证中纳入的验证组患者为2022年1-6月期间的住院患者。收集并记录病历资料里TIA患者的基础信息及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等内容。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计算并比较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以分析与评价预测模型的效果。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 23.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本研究所获得的计数资料以频数(n)、构成比(%)表示。比较两组患者特征时,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差异。结果1.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在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识别阶段,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由两名不同的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从最终纳入的10篇文献中提取了20个与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家族史、TIA发作次数≥3次、症状持续时间≥1小时、单侧肢体无力和(或)言语障碍、ABCD2评分、弥散加权成像阳性、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颅内动脉狭窄≥5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TIA患者7天内是否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病例组(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TIA患者7天内未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病例组纳入了10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84±12.16岁。其中,男性患者54例(占比52.4%),女性患者49例(占比47.6%)。对照组纳入了30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33±13.11岁。其中,男性患者170例(占比55.0%),女性患者139例(占比45.0%)。与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现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各种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指标。纳入的412例患者中,已婚者(93.0%)和在岗者(67.5%)占比最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吸烟(70.9%)、不饮酒(75.7%)。相较于对照组,病例组有家族史者所占比例较高(65.0%)、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上升(10.87±1.33)。经单因素分析后得出,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家族史、单侧肢体无力、ABCD2评分≥6分、脑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等16个变量方面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下列因素可作为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OR,3.990;95%CI,2.853~5.580)、总胆固醇(OR,2.107;95%CI,1.484~2.99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934;95%CI,1.192~3.138)、家族史(OR,2.387;95%CI,1.148~4.960)、单侧肢体无力(OR,2.759;95%CI,1.318~5.775)、ABCD2评分≥6分(OR,3.144;95%CI,1.449~6.822)、高脂血症(OR,2.173;95%CI,1.062~4.447)、颅内动脉狭窄≥50%(OR,4.598;95%CI,1.650~12.812)、发作次数≥3次(OR,3.052;95%CI,1.385~6.725)。2.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本研究在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评估阶段,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β值得出预测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概率方程式为:Logit(P)=-21.994+1.384×超敏C反应蛋白+0.745×总胆固醇+0.66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70×家族史+1.015×单侧肢体无力+1.145×ABCD2评分≥6+0.776×高脂血症+1.526×颅内动脉狭窄≥50%+1.116×发作次数≥3次再按照P=e(Logit(p))/1+e(Logit(p))最终建立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即:P=1/{1+exp(1.384×超敏C反应蛋白+0.745×总胆固醇+0.66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70×家族史+1.015×单侧肢体无力+1.145×ABCD2评分≥6+0.776×高脂血症+1.526×颅内动脉狭窄≥50%+1.116×发作次数≥3次-21.994)}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χ2值为93.237,P<0.001,说明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计算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χ2=7.573,P=0.476),说明Logistic模型对观察数据拟合良好;交互分类表结果显示,本模型的总体准确率为88.8%。当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取最大值(0.767)时所对应的预测概率值(0.165)为模型的最佳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最高值,依次分别为93.2%和83.5%,此时模型的预测能力最高,说明当预测概率≥0.165时,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最高。本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P<0.001;95%CI,0.924~0.969)。本研究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效果评价阶段,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了临床验证。依据纳排标准,临床验证共纳入了209例TIA患者,平均年龄为63.00±12.31岁。在这20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0例(占比57.4%),女性患者89例(占比42.6%)。其中,已婚者(95.7%)与在岗者(73.7%)占比最高。将上文所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情况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28(P<0.001;95%CI,0.765~0.891),敏感度为62.1%(41/66),特异度为92.3%(132/143),即真阳性率稍低于真阴性率,说明本模型预测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能力稍低,而对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筛查能力较高,考虑可能与纳入临床验证的样本量大小有关。但是本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度可达82.8%(173/209),亦表明本模型的区分度较高。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和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验证与风险管理理论相结合,初步构建了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理论模型。结论1.影响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家族史、单侧肢体无力、ABCD2评分≥6分、高脂血症、颅内动脉狭窄≥50%及发作次数≥3次。2.最终构建的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风险能力和应用价值,可实现对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的筛选评估。3.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9.6%,TIA患者短期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估和防治工作应被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