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速溶绿茶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及有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6h】

速溶绿茶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及有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文献综述

1.1速溶茶简介

1.2速溶茶加工原理及工艺

1.2.1速溶茶加工原理

1.2.2速溶茶加工工艺

1.3速溶茶加工原料的处理

1.4速溶茶传统浸提工艺影响因素和新,老浸提方法简介

1.4.1速溶茶传统浸提工艺影响因素

1.4.2新、老浸提方法简介

1.5速溶茶的净化

1.5.1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简介

1.5.2膜过滤法关键因素对速溶茶品质的影响

1.6速溶茶的浓缩

1.7速溶茶的干燥

第2章引言

2.1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2.1.1研究目的

2.1.2主要研究内容

第3章材料与方法

3.1实验材料

3.1.1实验原料

3.1.2主要试剂

3.1.3主要设备仪器

3.2实验方法

3.2.1实验设计

3.2.2工艺流程

3.2.3测定指标

第4章结果与分析

4.1酒石酸亚铁法与福林酚法对不同浓度茶多酚检测的对比研究

4.1.1绿茶速溶茶粉中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

4.1.2茶叶中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

4.1.3茶多酚粗制物中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

4.2茶多酚浸提关键3因素的水平因素的中试研究

4.2.1浸提温度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研究

4.2.2浸提时间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研究

4.2.3料液比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研究

4.3大生产浸提正交试验

4.3.1浸提正交试验的因素和水平

4.3.2浸提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3.3校正试验

4.3.4浸提液内含物质测定

4.4膜分离、浓缩过程对茶汤的影响研究

4.4.1陶瓷膜分离对茶汤的影响研究

4.4.2反渗透浓缩对茶汤的影响研究

4.4.3离心薄膜浓缩对茶汤内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研究

4.4.4膜的清洗

4.5喷雾干燥对绿茶速溶茶粉的影响研究

4.5.1离心喷雾干燥因素条件对茶多酚的影响研究

4.5.2压力喷雾干燥因素条件对茶多酚的影响

4.5.3两种喷雾干燥对茶粉外观品质的影响

4.6生产过程中关键内含物质的变化趋势

4.6.1茶多酚的变化趋势

4.6.2 EGCG的变化趋势

4.6.3 CAF的变化趋势

4.7生产工艺参数验证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因素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统计分析,找出对速溶绿茶品质影响的关键因素,并且确定其工艺参数,找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工艺路线。
   生产工艺:连续逆流提取→挤汁→三足离心除杂→陶瓷膜分离大分子物质→反渗透浓缩→离心薄膜浓缩→喷雾干燥。系统的研究速溶茶粉生产过程中对其品质影响的关键因素,探讨各因素和其内质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对浸提率影响都极其显著,是影响浸提率关键因子。浸提工艺关键因素确定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80分钟,料液比1:20,在此工艺参数下,茶叶内有效物质能够最大限度浸出,干粉回收率达到25.13%。
   2、膜浓缩过程中进料压力/出料压力为1.2MPa时,茶汤过滤分离大分子物质后不会出现冷后浑现象,且过滤时间最短,能够有效减少茶汤内关键物质EGCG的氧化变性,为了减少EGCG的氧化变性,过滤过程中尽量低温过滤。
   3、反渗透浓缩过程速率快,温度低,茶汤内成分在过膜前后差异性不大。
   4、离心薄膜的影响因素有四个,各因素影响依次为:温度>真空度>进料流量>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8℃,时间15分钟,真空度0.086MPa,进料流量13LPM。温度对浓缩过程中的茶多酚含量影响极其显著,真空度对茶多酚含量影响显著,进料流量和浓缩时间对茶多酚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
   5、两种喷雾干燥,蒸汽压力对茶多酚变化量影响不显著,进风温度对茶多酚含量影响极其显著,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离心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为205℃,压力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为180℃,可以在温度稳定时,考虑能耗,降低蒸汽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在生产过程中,茶多酚,EGCG和CAF的含量都在降低,关键因素点是浸提,膜过滤和干燥工序,这三个工序茶汤内有效物质损失率占总生产损失率的9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这三个关键点的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