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流转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为例
【6h】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流转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基金项目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1.1.2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1.2 文献综述

1.2.1 生计研究现状

1.2.2 土地流转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区概况

2.1.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2.2 研究区农户生计分类

2.3 不同类型农户基本特点

第3章 研究区土地流转情况

3.1 研究区十地流转的现状

3.1.1 研究区土地流转基本现状

3.1.2 研究区土地流转发展趋势

3.2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情况

3.2.1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流转现状

3.2.2 不同类型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意愿

第4章 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4.1.2 自变量的选取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的意愿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农户模型总体检验结果分析

4.2.3 不同类型农户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4.3 主要结论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创造良好的士地流转制度环境

5.1.1 优化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5.1.2 加速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农村土地保障功能

5.2 从农户层面出发制定土地流转制度

5.2.1 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5.2.2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2.3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附件

展开▼

摘要

随着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实施,长期沿袭下来的小农经济的士地经营模式,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土地”瓶颈逐步显现出来,这对土地流转提出了要求。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这已成为学者和政府的共识。各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重庆市地貌类型以丘陵山地为主,比例高达94%,田块平整度差。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和“土地继承”制度双重作用下,土地呈现分散化、细碎化,这严重制约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随着全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区际流动逐年增多。重庆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这也对土地流转提出了要求。农村务农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户生计策略呈现多样化。根据农户的生计特点,我们将农户分为纯农型、以农为主型、非农为主型和非农型农户四类。
   本研究选取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6个村为调研区域,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获取调研数据。从农户生计角度出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描述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差异及土地流转情况,并利用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及未来发展意愿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
   (1)从农户类型划分上看,非农为主型农户>纯农型农户>以农为主型农户>非农型农户。不同类型农户在家庭劳动分工、年龄构成及性别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①在劳力配置上,从纯农型→以农为主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农户,家庭务农劳动力比重逐渐降低,非农劳动力比重依次上升。②在农户家庭年龄结构上,非农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19-415岁之间,务农劳动力年龄较大。从以农为主型→纯农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务农劳动力年龄趋于老龄化。③在家庭男女性别上,务农劳动力男性比例从纯农型→以农为主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呈下降趋势。非农劳动力男性比例从以农为主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呈下降趋势。
   (2)研究区农户发生流转行为的比重高达83.73%。纯农型、以农为主犁和非农为主型农户其转入土地的比例较高,非农型农户转出土地的比例较高。土地流转过程中呈现出流转规模小、流转形式以无偿代耕为主、流转过程不规范等特点。
   (3)不同类型农户其七地流转情况不同。①不同类型农户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比重,非农为主型>纯农型>非农型>以农为主型。②不同类型农户转入土地的农户比重,以农为主型>纯农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其中前三者转入比重远远高于非农型农户。③以农为主型农户转出土地农户的比重为0,其他类型农户均有转出土地的情况,其中非农型农户转出比重最高,其次是非农为主型和纯农型农户。④农户对土地流转未来发展的意愿主要体现在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上,其中以农为主型>纯农型>非农为主型>非农型。随着耕种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的意愿有所提高。
   (4)①务农劳动力越年轻,男性劳动力越多,非农收入比重越小,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其转入土地的意愿越高。家庭非劳动力比重越高,农户购买微耕机的意愿越小,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高。②农户务农劳动力越年轻且已经转入土地,其愿意扩大现有种植规模的意愿越高。纯农型农户其务农劳动力越年轻,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的意愿越高。以农为主型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越小,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高,购买微耕机的意愿越大,劳动力越充足,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的意愿即越高。非农为主型农户,非农收入比重越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高。农户务农劳动力男性比重越高,购买微耕机的意愿越大,家庭劳动力越充足,农户扩大现有种植规模的意愿越高。
   (5)今后,土地流转工作主要是解决农户希望扩大现有种植规模与缺少土地来源之间的矛盾。首先,从土地制度及政策等外部条件入手,优化政府职能、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从农户层面出发,针对纯农型和以农为主型农户,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加快劳动力就地转移;针对非农为主型和非农型农户,发展非农产业,稳定己转移非农劳动力。
   本研究对于正确了解重庆市土地流转现状和发展,因地、因时制宜地完善重庆市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本研究尚缺少长期纵向数据的支持,这是下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