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时序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双林村为例
【6h】

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时序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双林村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其在城乡统筹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方面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国务院在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农民集体所有制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十七届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因此,抓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缓解建设用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时序研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础及重要内容,当前关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时序的研究大多为大中尺度的研究,定位研究尚有不足,农户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直接受益者,农户诉求是整理实现的重要因素,但反应农户诉求的整理研究甚少。文章通过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体系及有序probit模型等方法,以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双林村为研究单位,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农户社会、经济及宅基地利用等基本资料,倾听农户居民点整理诉求与愿望,并制定出从农民出发的居民点整理措施,丰富和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有研究综述,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论文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及处理等。
   第二部分: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详细阐述了双林村居民点利用现状,总结了双林村农村居民点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措施。
   第三部分: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测算。通过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体系,测算出到2020年双林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共263950.67m2。
   第四部分: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双林村理论潜力变为实际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测算出双林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的修正系数为0.72-0.88,从而计算出规划末期农村居民点整理实际潜力为212907.76m2。
   第五部分: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安排。采用GIS技术与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将双林村居民点整理划分为近期整理、中期整理和远期整理三个阶段,三个时段居民点整理面积分别为69152.44m2,91039.36m2和52715.96m2。
   第六部分:根据双林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双林村居民点整理顺利进行的五项对策和建议。
   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讨论。简要概括本研究的结论,指出文章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