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两江新区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本运营研究
【6h】

重庆两江新区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本运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环境好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渴望发展

1.1.2 两江新区生态涵养区的出路问题令人堪忧

1.2 研究现状

1.2.1 生态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1.2.2 生态资本的价值评估

1.2.3 生态资本运营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态资本的概念和属性界定

2.1 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理论基础

2.1.1 资源价值论

2.1.2 外部性理论

2.1.3 现代产权理论

2.2 生态资本的概念界定

2.2.1 生态资本的内涵

2.2.2 生态资本的价值

2.2.3 生态资本与自然资本的比较

2.3 生态资本属性界定

2.3.1 生态资本的一般属性

2.3.2 生态资本的特殊属性

第3章 生态资本运营理论框架

3.1 生态资本运营的意义

3.1.1 物质生产

3.1.2 生态生产

3.2 生态资本的价值流向

3.3 生态资本运营的要素

3.3.1 运营主体

3.3.2 运营目标

3.3.3 运营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3.4 运营的产业类别

第4章 生态资本质量分析

4.1 研究区土壤状况

4.2 研究区水资源状况

4.3 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4.4 声环境质量状况

4.5 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发展现状

4.6 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本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5章 生态资本价值估算

5.1 研究区概况

5.2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5.2.1 问卷设计

5.2.2 实施调查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受访者基本特征

5.3.2 受访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3.3 休闲农业市场价值估算

5.3.4 休闲农业非市场价值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本运营策略

6.1 生态资本运营潜力与方向

6.1.1 现状分析

6.1.2 潜力分析

6.1.3 方向分析

6.1.4 方向定位

6.2 生态资本维护战略(保值)

6.2.1 生态功能区划

6.2.2 生态网架布局

6.2.3 重点工程

6.3 生态资本运营的产业战略(增值)

6.3.1 空间布局

6.3.2 产业体系构建

6.4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6.4.1 加大生态涵养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6.4.2 加大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力度

6.4.3 促进废弃工矿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

6.4.4 建立健全生态涵养区发展考评机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好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也渴望发展。本研究按照“症结分析—概念界定—理论框架构建—实证研究—策略分析”的思路,对生态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生态资本运营理论框架,并针对两江新区生态涵养区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这样的区域探索一条可供借鉴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持续的发展之路。
   生态资本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现在或者未来,能够自主或者与其他资本相融合后,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发展提供产品流或服务流,并且收益权主体明确的生态资源。为研究方便,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将生态资本分成森林生态资本、海洋生态资本、草原生态资本、湿地生态资本、农地生态资本五类。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包括稀缺性、收益性及生产投入性;也具有其特殊属性,包括整体增值性、权属界定有限性、开放融合性、不动逃逸性、阈值性、相生相克性。
   生态资本的价值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分类,为便于估算,也基于外部性理论,将其分为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其价值主要有三个流动方式:一是提供公共品;二是提供私人产品系统内部使用;三是私人产品流向市场。从运营角度来看生态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市场导向是决定其发展方向的核心,应该说,生态资本运营的前提就是生态资本具有市场价值。
   基于对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本运营框架和质量现状的分析,可以预见发展休闲农业是运营生态资本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涵养区内的玉峰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游客的平均消费情况估算玉峰村农地生态资本的市场价值为6516.86万元,单位农地生态资本市场价值为169975.5元/hm2;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出玉峰村农地生态资本非市场价值为144861.48万元,单位农地生态资本非市场价值3778338元/hm2。这与现目前农地表现出的价值45000元/hm2相差甚远,所以生态资本运营的潜力巨大。
   本文最后基于生态涵养区的实际情况,将其发展定位为重庆主城区及两江新区生态屏障、都市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重庆主城区及两江新区郊野生态农业公园和都市市民假日健康快乐休闲胜地,并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方法和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从空间形态上将整个生态涵养区打造为“七廊三带”的总体空间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