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6h】

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第一部分 我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方面的问题

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三、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

第二部分 我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历史发展的原因

二、社会需求的渐进性和多样化原因

三、高校自身的原因

第三部分 优化我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回归通识教育本质,明确通识课程目标

二、突出通识课程特色,充实通识课程内容

三、平等对待通识教育,优化通识课程结构

四、建立合理管理机制,激发教与学积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全球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化,世界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如何适应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如何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都成为教育界人士日益重视的问题。本文从社会需求的角度,通过对我国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现状分析,找出当前我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且,从通识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主要分成绪论部分和其它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以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等。
  第一部分:探寻问题部分。主要从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这三个方面,简述了当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并分析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探寻原因部分。主要从我国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发展历程、社会需求的渐进性和多样化,以及高校自身因素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优化建议部分。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的探究和原因的分析中,得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启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