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标准之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
【6h】

标准之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现状

第一章 背离法国传统:弗朗索瓦·奥宗的电影之路

第一节 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的产业与文化语境

一、90年代法国电影政策

二、弗朗索瓦·奥宗的电影制片选择

第二节 弗朗索瓦·奥宗的成长经验与电影历程

一、“标准之外”的学院派身份

二、短片蓄力 独树一帜(1988—1998)

三、长片惊人 大师初显(1998—2014)

第二章 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的形式与风格

第一节 向大师致敬的“拼接”风格

一、《挑逗性谋杀》与《精神病患者》、《邦妮与克莱德》及《亨舍尔与格莱特》

第二节 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的镜语表达

一、严谨取景构图

二、舞台手法借用

三、异化影像符号

四、工整交叉叙事

第三节 电影元素的独特运用

一、照片

二、窥视

三、封闭空间

四、海、海滩

第四节 电影主题的边缘化表达

一、罪与欲

二、爱与死

第三章 面向主流的边缘:弗朗索瓦·奥宗的酷儿电影

第一节 酷儿凝视

一、酷儿身份的自我认同与解构

二、酷儿身体的注视与表达

第二节 酷儿宣言

第三节 酷儿弱化

第四章 病态的浪漫化书写: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情感

一、转型之作:《沙之下》中的迷失与寻找

二、《登堂入室》里中产阶级女性的迷惘

第二节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女性:《花瓶》中的重新定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弗朗索瓦·奥宗是法国新生代中最受瞩目的导演之一,同时他也是法国电影十分鲜明的个案,被人称为法国电影界的“异类”。从1998年首部长片《失魂家族》起,他的影片就大多描述边缘人物及边缘情感,对“道德标准”的逾越一直备受争议。而电影路上兼收并蓄的电影口味使他能集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尤其是对电影大师影像风格与镜头语言的借用与拼接,在他的电影里时常出现。将“边缘”人物(同性恋、双性恋及女性等)及其情感置于观众所感知的“中心”,不仅体现在镜头语言,也体现在奥宗的电影制片选择上,他从早期短片时期与长片初期的个人化表达到之后的寻求商业性,是他试图打破主流与边缘、艺术与商业界限的努力,并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笔者试图讲述法国电影扶持体系,以及该体系下法国电影制片大环境的改变对奥宗电影创作的影响,而他的成长之路无不和电影发生着密切联系。由于奥宗作品众多,但片源有限(尤其是短片)不能被国内观众所尽知,所以笔者将并对其短片至长片时期的作品内容进行简要概述,从中也可看出奥宗电影制片理念的转变。第三章将用与其他影片对比的方式呈现奥宗电影中常见的拼接风格,加之镜语表达、符号元素运用以及主题内涵三个方面对奥宗电影的形式与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奥宗作为欧洲新酷儿电影的代表人物,第四章将试图分析酷儿理论对他制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影片所呈现出的酷儿修辞,将奥宗电影归纳为一条“凝视”——“宣言”——“弱化”的制片脉络,同时也是一种策略化转变。女性是奥宗电影经常展现的另一种边缘性别身份,对其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