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全产业链环节的成本收益研究
【6h】

小麦全产业链环节的成本收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调研问卷

第2章 理论借鉴

2.1 粮食产业链理论

2.1.1 粮食产业链概念

2.1.2 粮食产业链的构成

2.1.3 粮食产业链的特征

2.1.4 优化粮食产业链的意义

2.2 成本收益理论

2.2.1 概念界定

2.2.2 行为经济理论

2.3 区域布局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麦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经营现状及各环节的相关政策

3.1 黄淮海平原小麦生产状况

3.2 中国小麦产业相关政策措施

3.2.1 粮食生产政策

3.2.2 粮食流通政策

3.2.3 粮食加工政策

3.3 小麦全产业链各环节经营现状

3.3.1 生产环节现状

3.3.2 流通环节粮食物流现状

3.3.3 加工环节加工企业布局及产能现状

3.3.4 销售环节批发市场与超市的经营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麦全产业链成本收益状况

4.1 小麦全产业链单位成本收益状况

4.1.1 小麦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

4.1.2 小麦流通环节的成本收益

4.1.3 小麦加工环节的成本收益

4.1.4 零售环节的成本收益

4.2 小麦全产业链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2.1 小麦全产业链单位成本收益分析

4.2.2 引入周期及流通量因素后的成本收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麦成本收益模型分析

5.1 小麦种植成本构成变化分析

5.2 小麦现金收益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2.1 选取指标

5.2.2 模型求解与分析

5.3 小麦全产业链风险报酬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降低全产业链各环节成本

6.2.2 提高全产业链各环节收益

6.2.3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分配全产业链各环节收益

6.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粮食商品生产出来以后,通过交换,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这种流通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借助货币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来实现的。粮食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组成部分,其生产的区域性和分布的不均衡特点决定了随着市场的发展,粮食流通将会不断增加。粮食从生产到消费,中间经历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多过程,其价格的形成过程、传导机制、涨跌环节、波动原因及利益流向,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问题。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小麦在黄淮海平原的产量约占小麦总产量的75%,选取此区域的小麦流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小麦全产业链的研究对于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产业链成本收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2014年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中需解决的问题。
  关于小麦从“田间到餐桌”的研究不多,本文以小麦主产区生产、流通、加工及主销区零售产业链为主线,通过实地调研小麦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向下跟踪到面粉加工企业和北京的大型超市及农贸批发市场获得的数据,从单位及年化两个角度分析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收益状况,分析得出:从单位成本收益方面分析知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都是最高的,加工环节的成本投入位居其次,但其利润较低;将流通量及流通周期因素引入之后,生产环节的成本投入及利润最低,加工环节的成本投入及利润最高,流通环节中大型粮贩依靠价格差异的信息流赚取高额利润,而一道粮贩及基层粮站的收益相对来说则较少;利润在各流通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农民无法享受到小麦在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部分。主要原因在于小麦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消费则是具有稳定性和均衡性,而流通和零售的产业经营则具有常态性和高风险。小麦现金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单产、价格、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尤其是单产及价格对现金收益的影响最大,价格及单产的提高对现金收益的正向影响大于成本上升对现金收益的负向影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成本的快速增长还是压缩了小麦的利润空间,粮食涨价带来的好处基本被成本的增加抵消掉了。通过小麦价格波动幅度及变异系数的分析得知,小麦全产业链整体处于低风险及低报酬的状态。
  最后,在前文所做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缩减各环节成本、提高收益的政策建议,针对全产业链整体微利的行业情况,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提出提高其整体收益及平衡各环节收益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