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前送别诗流变研究
【6h】

唐前送别诗流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送别诗的源起、界定及兴起

一.送别诗的源起

(一)起源

(二)祖饯与祖饯诗

二.送别诗之界定

三.祖饯的消亡与送别的兴起

第二章 唐前送别诗的发展演变

一.汉代——送别诗世俗化的开启

(一)送别客体的民间化

(二)创作主体的扩大化

(三)送别仪式的简化

(四)人情的显现

(五)意象的情感指向

二.魏晋——交际功能的构建

(一)赠答的繁盛

(二)宴饮的兴盛

三.南北朝——表情达意的深化

(一)南朝——寺予情性加强

(二)北朝——多重情感融和

四.隋朝——南北诗风进一步融合

第三章 唐前送别诗创作繁盛原因

一.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

(一)人的觉醒

(二)文的自觉

二.统治者的提倡

(一)重视文学创作

(二)重视离别

三.社会原因

(一)战争

(二)游学与游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晏子春秋》记载:“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1
  又《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向老子请教礼,辞别时,老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2
  可知“临别赠言”自春秋时就已开始,且是君子、仁人的行为。日久自然而然便形成了“临别赠言”的传统。此后有送别的诗词文赋等各种文体,但主要还是以送别诗的形式来呈现。从汉魏到隋八百多年的时间里,时代风气、社会状况、文学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使得送别诗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态。汉代送别客体的民间化、创作主体的扩大化、送别仪式的简化等送别要素的新变开启了汉代送别诗世俗化的道路。魏晋赠答、宴饮风气的盛行最大程度地拓展了送别诗的交际功能。南北朝诗歌在表现自我情感的同时回归到了诗歌抒情的本质,送别诗的创作华而不绮,情感真挚。隋朝则延续并发展了南北朝的趋势,南北诗风进一步融合。深入研究这一阶段送别诗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送别诗的发展脉络、时代风气以及南北诗风的差异。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唐前送别诗的研究现状、主要成就和理论意义。
  正文共三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送别诗源起、内涵及界定标准。首先论述送别诗的源起,接着对祖饯的内涵及送别诗界定的标准进行阐述,最后对祖饯名称的渐趋消亡与送别名称的取而代之这一现象做简要说明。
  第二章唐前送别诗的发展与变化。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共分为四个小节。分别以汉、魏晋、南北朝、隋四个时期为断代,逐一论述每个时期送别诗的特征、发展概况。昌
  第一节通过送别客体的民间化、创作主体的扩大化、送别仪式的简化、人情的显现和意象的情绪化这五个维度对汉代送别诗世俗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具体阐述。
  第二节在赠答风气、宴饮赋诗兴盛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分析魏晋时期送别诗交际功能的构建。在送别诗的领域内赠答与宴饮一定程度上对赠别诗的发展是起了相当推动作用的。
  第三节在大量阅读、分析文本及相关诗歌要素的基础上,对南朝送别诗中蕴藏的细腻情感与北朝送别诗中的多重复杂情感进行探究与挖掘。
  第四节以隋代送别诗为研究对象。基于隋代国祚短促,送别诗数量有限,只作简要概述。
  第三章唐前送别诗繁荣原因。在送别诗发展流变的脉络清晰之后,试图对唐前送别诗创作繁荣的原因进行探讨。首先是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包括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两个维度;其次是统治者的提倡,不独重视文学创作,还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再次则是社会原因,战乱以及游宦的频繁发生促使离别的增多,进而在上层贵族及中下层文人之中产生大量送别诗。
  结论,着重论述唐前送别诗在整个送别诗历程中的地位及成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