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朝初唐送别诗流变论
【6h】

南朝初唐送别诗流变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送别诗概述

第一节 送别诗概念、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送别诗起源

第三节 南朝前送别诗发展与流变

第二章 南朝送别诗研究

第一节 南朝送别诗概况

第二节 南朝送别诗创作兴盛原因

第三节 南朝送别诗艺术特色独体研究

一、宋时期送别诗——褪玄重典,雅洁规范

二、齐梁时期送别诗——极力探美,细腻清新

三、陈时期送别诗——北风渐入,情感发声

四、补叙:隋代送别诗——南北融合,长消探索

第四节 南朝送别诗小结

第三章 初唐送别诗研究

第一节 初唐送别诗概述

第二节 初唐送别诗独体研究

一、高祖朝至太宗朝(618~649)——在野清旷,宫廷靡靡

二、高宗朝至武周朝(650~705)——个性张扬,骨立韵露

三、中宗朝至睿宗朝(705~713)——别样应制,盛世前音

第三节 初唐送别诗小结

第四章 南朝与初唐送别诗要素比较论

第一节 要素的紧密与游离

第二节 时序与地理方位的偏好

第三节 别绪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少要素的送别诗

第五章 南朝与初唐送别诗流变的影响要素

第一节 地域与文学交流

第二节 形同质异的文学自觉

第三节 文学集团与创作倾向

第四节 个性诗人的相对非主流化

余论:南朝初唐送别诗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送别是中国历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南朝与初唐是送别诗创作繁盛的两个时期,现存南朝送别诗292首,初唐送别诗261首。南朝与初唐是诗歌发展史中积累、转变与过渡的关键时期,对即将到来的盛唐诗歌盛世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送别诗史也是如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送别诗歌文本的细读来梳理送别诗在南朝至初唐这段时期的艺术流变,并结合时代文化背景来解读流变产生的根源所在。
  此前学者关于送别诗的研究,其视角大多专注于单一的研究客体本身,或集中于个体作家的送别诗研究,或是单独送别诗的结构、意象研究,对不同朝代的送别诗的综合性专题研究是近几年才得到重视。而以纵向的历史为维度对送别诗的发展进行梳理,除了魏晋南北朝、中晚唐这两段时间有学者专门研究之外,其它时代尚为空白。本课题是在考虑笔者学识能力前提下而确立的,故力求精准,选取送别诗发展史上的两个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比较研究,对送别诗的阶段性的发展脉络进行精剖细析,把握送别诗的过渡与流变。
  本课题的主要意义主要有四点:一是文本分析,因此前学者关于南朝与初唐送别诗的研究原本较少,且立足于诗歌文本本体的研究则更少。二是比较。南朝和初唐是诗歌发展史的两个临近阶段,后者对前者的推移浸染的存在是比较的前提,而在两者的比较中可以互为参照,凸显自身特点。三是结合时代审美风尚和文化背景对诗歌进行分析解读,还原诗歌的时空原貌来阐释诗歌风貌特色的形成原因——从文化之源解读文明之果。四是体会流变的产生与发展。文学研究的要点在于发现和把握文学发展的规律。这种对于流变的研究能帮助我们见微知著,把握文学发展的规律性。五是试为当前送别诗综合性专题研究领域的空白领域做补充。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附录四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论文选题的来源、论文的创新性及意义。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送别诗的概念、类型、特点、起源,并梳理南朝前送别诗的发展。第二章中将南朝送别诗分为宋、齐梁、陈三个时期分别分析其艺术特点,并补充隋代送别诗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将初唐送别诗分为高祖朝至太宗朝、高宗朝至武周朝、中宗朝至睿宗朝三个时期,分别分析其艺术特点。第四章通过送别诗要素的划分,来对比南朝与初唐送别诗的异同之处。第五章结合时代文化背景,探讨送别诗流变的影响要素。余论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并对南朝初唐送别诗研究提出了期待与展望。在附录中,对陈先涛的魏晋南北朝送别诗系年表进行订正,并附初唐送别诗系年表。

著录项

  • 作者

    旭日;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传武;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送别诗; 流变特性; 创作风格; 南朝初唐时期;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1:5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