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司匹林对维甲酸大鼠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6h】

阿司匹林对维甲酸大鼠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致谢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实验通过建立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AS)对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并与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钙剂常用药物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用44只3月龄SD健康大鼠,体重为(220±8)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骨质疏松模型组(10只,下称OP模型组)、阿伦膦酸钠治疗组(8只,下称ALN治疗组)、钙剂组(8只)、低剂量阿司匹林组(8只,下称AS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14d,其余四组均予维甲酸灌胃连续14d制备骨质疏松模型。14d结束后,对正常对照组、OP模型组进行股骨干骺端骨密度检测,并处死半数正常对照组、OP模型组,采集血液标本,检测钙、磷、碱性磷酸酶的指标,另外剔取股骨标本做骨切片HE染色观察骨微结构。此后,另外半数的正常对照组、OP模型组继续饲养4周,同时开始给ALN治疗组、钙剂组、AS治疗组灌喂相应药物。在最后4周结束时,处死所有大鼠,分别行骨密度检测、血液骨代谢指标检测、骨切片HE染色等。
  [结果]
  建模2周后,OP模型组的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微结构也可见骨小梁较正常组稀疏、细小,并可见骨小梁粗细不均和大量断点,表明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成功;在各治疗组灌喂药物4周后,ALN治疗组、钙剂组、AS治疗组在血清骨代谢分子水平指标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各给药组血钙高于OP模型组(P<0.05);各给药组血磷均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碱性磷酸酶均低于OP模型组(P<0.05),各组间无差异(P>0.05)。钙剂组在骨密度上同OP模型相比未见明显改善,其骨微结构仅稍好于OP模型组;而AS治疗组在骨密度上与二磷酸盐组表现出类似的效果,显著优于OP模型组与钙剂组。AS治疗组的骨微结构可见骨小梁粗壮、致密,骨小梁较均匀一致,与正常组结构相似,但骨小梁较二膦酸盐组稍显纤细,其改善效果稍差于二膦酸盐组。
  [结论]
  低剂量A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明确,可有效地促进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转换率,其在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血钙水平和骨密度,降低升高的ALP水平,改善其病理改变等多方面表现出了与阿仑膦酸钠相似的结果,有望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