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概念中不同他人成分的跨时间变化
【6h】

自我概念中不同他人成分的跨时间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自我参照效应概述

1.1.1 自我参照效应的提出和界定

1.1.2 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范式及发展

1.1.3 自我参照效应的理论解释

1.2 自我概念中的他人成分

1.3 自我概念的跨时间变化

2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案

3 研究一:自我概念中不同他人成分的跨时间变化——基于自我参照范式

3.1 实验1初中生的自我参照效应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2 实验2高中生的自我参照效应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3 实验3大学生的自我参照效应

3.3.1 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

3.4 实验4中年人的自我参照效应

3.4.1 目的

3.4.2 方法

3.4.3 结果

3.5 讨论

4 研究二: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的跨时间变化——基于问卷调查

4.1 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材料

4.2.3 设计

4.2.4 程序

4.3 结果

4.4 讨论

5 研究三:自我概念中的他人成分:重要性和亲密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5.1 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材料

5.2.3 设计

5.2.4 程序

5.3 结果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自我概念中的不同他人成分在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

6.2 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对自我概念中的他人成分的影响

6.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基于东方个体具有依赖型自我的结论,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会包含一些重要的他人成分,例如母亲、父亲、好朋友等,这是以往研究的主要关注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我结构具有动态性,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并非一成不变,包含其中的他人成分也会在时间维度上发生变化,该变化规律会受到年龄发展、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以往也有研究对某些年龄群体进行过探讨,但其通常关注某群体的自我概念特点,而非个体的自我概念发展规律,较少同时对不同年龄群体间的自我概念发展趋势进行直接比较。由此,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为,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不同他人成分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该变化与不同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存在何种关联。具体而言,研究一采用自我参照范式分别探讨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中年人这四个年龄群体的自我概念特点,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的跨时间变化趋势,研究三结合自我参照范式和问卷调查探究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在自我概念中的他人成分问题上是否存在中介作用,以及何者作用更大。
  研究一采用4×2被试内设计,变量一为加工任务(自我、母亲、好友、鲁迅),变量二为判断方式(R判断、K判断),分别考察四个年龄群体的自我概念特点。结果发现:
  (1)初中生对自我和好友在总再认正确率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表明好友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其自我概念;(2)高中生无论在总再认正确率还是R值得分上,自我与母亲、好友三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其自我概念中既包含母亲成分,又包含好友成分;(3)大学生对自我和母亲在R值得分上无显著差异,表明其自我概念中包含母亲成分;(4)中年人对自我和母亲在总再认正确率和R值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其自我概念中包含母亲成分。但好友在总再认正确率上与母亲无显著差异,说明好友仍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其自我概念。
  研究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变量为年龄群体(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中年人),使用重要性和亲密性量表测量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进一步考察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的跨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在重要性评价上,母亲的重要性在四个年龄群体中均明显高于好友的重要性,且二者差距基本不变,表明母亲在各年龄群体中都处于重要地位。而在亲密性评价上,初中生和高中生群体均对好友的亲密性评价明显高于母亲,但该差异在大学生群体中消失,即大学生与母亲和好友同等亲密。二者差异在中年人群体中则出现翻转,表现为与好友相比,中年人与母亲明显更为亲密。
  研究三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加工任务(自我、母亲、好友、不熟悉同学),结合自我参照范式和问卷调查,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探究他人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亲密性在自我概念中的他人成分问题上是否存在中介作用,以及何者作用更大。结果发现:不同他人是通过在亲密性上与自我建立关系,进而被纳入自我概念。
  三个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人具有依赖型自我,不同年龄群体的自我概念中均会包含他人成分;(2)不同他人对不同年龄群体的重要性和亲密性特点会呈现跨年龄变化的趋势;(3)不同他人会通过与自我在亲密性上建立关系进而被纳入自我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