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行动研究
【6h】

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 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理论必要性

一、艺术本质论——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理论基石

二、生命形式论——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价值追求

三、艺术幻象——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

四、审美直觉论——通过艺术符号少年儿童感知爱国情感的主要方式

第二部分 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实践可行性

一、从校园文化的观察来看活动的实践可行性

二、从对教师的访谈来看活动的实践可行性

第三部分 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活动初步构想

一、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活动目标的制定

二、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三、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活动效果的评价

第四部分 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行动研究过程

一、研究背景介绍

二、行动研究过程

三、活动实施与反思

第五部分 行动研究的总体反思

一、理论反思

二、实践反思

第六部分 结语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行动研究方案

附录二 具体活动方案节选

附录三 活动观察记录表

附录四 教师访谈记录摘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爱国情感,是一种公民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因此,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的进程,价值逐渐多元化,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培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探索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苏珊·朗格将人看作是一种符号的存在,并认为艺术符号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这为我们研究少年儿童爱国情感问题开拓了一种新的视野。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为:通过文献法,探讨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理论可能性。并与重庆A小学合作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实践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反思,为开展类似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思路与方法,对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重点梳理了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以及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相关研究,并对爱国情感、少年儿童、艺术符号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理论必要性。本研究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出发,认为艺术符号作为一种生命形式,表现的是人类情感,儿童通过审美直觉的方式可以感知到爱国情感。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实践可能性。通过对重庆市A小学进行观察,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论证了本研究实施的现实可能性,同时从目标制定和活动实施等方面为本研究活动构想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借鉴。
  第三部分提出了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活动构想。通过第二部分的理论支持与第三部分的实践探索,从活动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四个方面确定了本研究的活动构想。
  第四部分,开展行动研究。与重庆市A小学的教师组成合作小组,分别选取了一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开展了行动研究,并对每个活动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第五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反思。研究发现,教师的艺术审美素养是活动实施重要前提。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艺术欣赏,培养艺术直觉,鼓励少年儿童进行艺术创作,以此来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同时,要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少年儿童的发展规律,包括: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审美发展规律以及爱国情感发展规律。
  第六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认为本研究艺术符号类型不够完整,研究对象不够多样。同时,利用艺术符号培养少年儿童爱国情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后续的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