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母教养方式与9~12岁儿童脑发育的关系——基于静息态fMRI的研究
【6h】

父母教养方式与9~12岁儿童脑发育的关系——基于静息态fMRI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固定模式和行为倾向,它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以及对子女情感表达的综合体现,是父母各种行为特征的概括,具有相对稳定的风格和鲜明的行为倾向.目前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育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学上,并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独生及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是否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教育子女,并且对子女的哪些行为存在影响;
  第二,不同性别的儿童的父母是否会采取不同教养方式教育子女,并且对子女的哪些行为存在影响。
  然而,当前将脑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有关脑科学中自然成熟与后天教养之间的关系也尚不清晰。本研究将脑科学应用于教育研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脑发育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为今后进行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可以为父母教养方式现有的研究寻求科学验证,使今后的家庭教育研究和实践可以建立在脑结构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上。
  所以,本研究主要以9~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项研究,首先,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收集小学四至六年级在校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的问卷数据。然后,收集儿童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静息态fMRI的结构指标采用灰质密度(Gray Matter Density。GMD);功能指标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最后,将被试的有效问卷数据与参加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的被试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匹配,以此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独生及非独生子女脑发育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与不同性别儿童脑发育的关系。
  研究一分析了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独生及非独生子女脑发育的关系。
  结果表明,第一,父亲教养方式主要与独生子女的威尔尼克区、默认功能网络、左半球额叶的部分脑区及两侧顶下小叶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独生子女的语言、数量表征以及内部指向的心理加工等功能产生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非独生子女的威尔尼克区、边缘系统、左半球额叶的部分脑区及梭状回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非独生子女的语言、情绪、面孔识别等功能产生影响;但是父亲教养方式与独生及非独生子女各脑区的局部一致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第二,母亲教养方式主要与独生子女的威尔尼克区、默认功能网络、右额顶网络的部分脑区及BA8区、梭状回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独生子女的语言、决策、面孔识别以及内部指向的心理加工等功能产生影响。母亲教养方式与威尔尼克区、左半球额叶的部分脑区及梭状回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非独生子女的语言、面孔识别等功能产生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的右侧小脑的局部一致性呈正相关,即母亲教养方式可能会在独生子女运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母亲教养方式与非独生子女各脑区的局部一致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研究二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不同性别儿童脑发育的关系。
  结果表明,第一,父亲教养方式与男生皮层运动区的部分脑区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男生的运动等功能存在影响。父亲教养方式与女生的左半球额叶、边缘系统的部分脑区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可能进而会对女生的语言、情绪等功能存在影响。而且父亲教养方式与男生的左脑BA8区(包括额叶眼动区)、额上回的局部一致性呈负相关,即父亲教养方式可能与男生决策能力的发展存在关系。但是只有父亲惩罚、严厉维度与女生右脑角回的局部一致性呈负相关,父母惩罚、严厉维度可能会对女生的语言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母亲教养方式与男生的前运动皮层的部分脑区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男生的运动等功能存在影响。母亲教养方式与女生的左半球额叶及执行功能神经网络的部分脑区的灰质密度存在相关,进而可能会对女生的语言、执行功能等存在影响。而且母亲教养方式与男生的左脑BA8区(包括额叶眼动区)、额上回的局部一致性呈负相关,即母亲教养方式可能与男生决策能力的发展存在关系。但是母亲教养方式与女生各脑区的局部一致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
  综合两个研究,本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父亲教养方式及母亲教养方式与独生及非独生子女的脑发育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存在差异的。
  第二,父母教养方式与不同性别儿童的脑发育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待子女的教养方式会因为子女的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本研究将脑科学用于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脑发育的关系,一方面为今后进行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丰富了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脑科学研究。但是本研究的样本较少,研究并没有对问卷中被试的其他信息(如被试父母的文化程度)进行研究,并且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横向数据,因此不能很好地发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结论。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被试的不同家庭结构(如是否离异家庭)中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开展,并且在未来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中,可以选择更为适合的问卷展开调查研究。而从个体发展的视角出发,采用纵向设计来对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的影响进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