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道教经韵授度体系研究
【6h】

早期道教经韵授度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早期道教与经韵授度界定

二、经韵授度体系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概述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经韵授度的基本观念

第一节 经韵生成与功能观

第二节 经韵授度内容观

第三节 经韵授度目的观

第四节 经韵授度方法观

小结

第二章 经韵授度中的法师、道徒及关系

第一节 经韵授度中的法师

第二节 经韵授度中的道徒

第三节 经韵授度中的师徒关系

小结

第三章 早期经韵的音乐特征

第一节 早期经韵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早期经韵的认证依据

第三节 早期经韵的风格与功能

小结

第四章 经韵授度的仪式过程

第一节 天师科仪中的经韵授度——以《授道德五千文仪品》为例

第二节 三皇科仪中的经韵授度——以《授洞神三皇仪品》为例

第三节 上清科仪中的经韵授度——以《授洞真上清仪品》为例

小结

第五章 经韵授度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口传秘授法

第二节 照本宣科法

第三节 引唱细度法

第四节 应和点授法

小结

第六章 经韵授度的基本规范

第一节 授度仪式与仪式环境规范

第二节 授度仪式过程中的基本规范

小结

结论

一、早期经韵的音乐特征

二、经韵授度体系的基本面貌

三、经韵授度体系与学校音乐教育之关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展开▼

摘要

道教经韵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声乐品种。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她是一个超凡脱尘的宗教音乐体裁,与一般传统音乐有着和而不同的个性风貌;更重要的是,她存续的年代非常悠久。其于汉末与道教相伴而生,至今仍传唱于宫观殿堂。据道书所载,这种音乐形式不仅数千年恒绵不断,并且,部分当代流传的曲名、唱词还可在东晋文献中见其原形。所以,探寻道教经韵之古今面貌、传承轨迹与现实意义,则为学界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尚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道教经韵存在时间长达1800多年,以笔者之学力和论文篇幅的限制,目前还不可能做全程考察。本文则以专题研讨的方式,集中关注对道教发展特别关键的早期阶段——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另外,早期经韵并没有留存至今的乐谱记载或实际音响,故欲探其音乐特征则甚为困难。但通过对教内相关文献的细致梳理,我们发现能于东晋文献中查到曲名、唱词渊源的当代经韵,其经文体式通常都为四言、五言韵文式;同时,经韵的具体唱诵则大量地使用了“歌、音、唱、咏、祝、诀、诵、章”等音乐标识。由此,我们初步断言:早期经韵的音乐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文之韵文体式、唱诵之音乐标识,以及经韵之当代留存三方面。也就是说,早期经词为韵文者、有音乐标识者、仍在当代传唱者,以及虽为散文、骈文体式,但有明确的音乐标识或仍被传唱者,皆为歌唱性的经韵。 当然,道教经韵从东汉萌生以来,能不间断地延续至今,必有其不凡的传授之法。而我们的研究发现,道教师徒之经韵授度在早期阶段便已形成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大致包含了神学性的授度观念,宗教性与半宗教性兼具的师徒关系,法术性的授度内容,仪式化的授度过程,以照本宣科为特色的授度方法,以仪式坛场为依托的授度规范等六个结构要素。在道教的观念中,经韵是一种“源于天界的自然之音”,其基本的宗教功能是作为人神沟通的重要语言,故法师在经韵传授中也就充当了神之代言。其以经韵唱诵的方式来度徒成仙或治病消灾。于此,便分别形成了以仙道修炼为意旨的宗教性师徒关系和以治病疗疾为世俗功用的半宗教性师徒关系。其实,修仙抑或治病,都是经韵之宗教本性的具体体现,因为道教认为经韵唱诵在根本上系一项法术。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经韵又是一种独立的音乐形态。所以,我们说师传经韵是宗教法术与音乐艺术的有机结合,但更重其法术性。而为显经韵唱诵之法力,师徒间的经韵授度即当尊奉神言、依科按仪。甚至可以说,道教无仪式难传经韵。其实,经韵授度的仪式化主要归因于道教奉经为宝的基本思想。因为道教经文不仅是经韵本身之承载,亦是经韵授度的文本规范。尤其是南朝刘宋陆修静创用的“立成仪”,实可谓师徒经韵授度的标准范本。正是这种极受尊崇的仪式范本,不仅滋生了道教以照本宣科为主导的经韵授度方法,还形成了以仪式坛场为依托的经韵授度规范。概而言之,对道教经韵千余年延续不绝的主要奥妙,我们可大致归因于经韵授度体系所发挥的音乐传承功效。 无疑,道教经韵的世代延续是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一个成功典范,其对当代学校音乐教育也不无启示。首先,道教信奉师道、尊崇法师。其法师构成不仅形成了度师、籍师、经师这种层级性的道职体系;在具体的授度仪式中,还形成了高功、都讲、监斋等不同职责的法师对弟子的不同影响。也就是说,授度经韵的法师已经形成了立体性的师承网。其次,道教尊崇经韵、奉之为宝。在道教看来,经韵系神尊谨言,非世之常辞。这虽然有违对音乐本质的正确认识,但无形中增强了道众对经韵本身的信守,及对经韵唱诵的敬畏之心。比较而言,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与保护则有待加强。最后,道教传经授韵、按科如仪。这种仪式化的经韵授度,一则体现了道教尊师崇经的基本思想;同时,其本身也充当了经韵延续的主要承载。尤其是立成性的科仪文本和照本宣科式的授度方法,亦会引发我们对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教材、教法予以新的思考。 总之,不管从道教史还是从道教音乐史的角度而言,汉末魏晋南北朝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因为此期的道教,不仅形成了趋于定型的经韵唱诵与科仪施行,亦还形成了为后世所宗的授度体系。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将早期经韵发生发展史及授度体系的基本面貌探索清楚,也就为经韵传承史全程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路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