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田医院胸痛中心4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调查分析
【6h】

福田医院胸痛中心4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定义

2.4 急诊 PCI 手术治疗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三组患者血生化指标的比较

3.3 临床情况

3.4 三组患者CAG以及PCI术相关情况

3.5 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分析

3.6 住院花费及出院心功能情况及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

3.7患者来院方式以及D-B时间比较

4 讨论

4.1 性别

4.2 危险因素

4.3 三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4.4 三组患者发病时的首发症状比较分析

4.5 三组患者冠脉造影情况比较分析

4.6 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预后分析

4.7患者来院方式及D-B时间分析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致谢

附录一: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在读期间的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1、对我院胸痛中心内行急诊PCI治疗(PPCI)的首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治疗、预后特点进行分析。2、分析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对STEMI患者行PPCI治疗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B)时间的影响因素。 方法: 1.回顾性地分析本院胸痛中心(2012.01至2015.12)经急诊 PCI的首发STMEI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血生化结果、PCI治疗相关数据、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临床预后等,同时根据我院胸痛中心数据分析患者来院方式、入门-球囊扩张时间等,建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资料的Excel数据库,根据年龄分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 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分析,多因素分析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临床基本情况:共有222例STEMI患者入选研究,其中男性193例,女性29例,男性的发病年龄为(55.4±13.8)岁,女性为(68.1±13.19)岁。根据年龄分组后,青年组40人,中年组99人,老年组83人。青年组中女性患者人数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患者吸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 (P<0.01)。青年组白细胞含量(WBC)、血清白蛋白含量(ALB)、血红蛋白(HGB)肾小球滤过率(eGFR)、甘油三酯(TC)含量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者要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有38例(占95.0%)以典型胸痛症状发病,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的冠脉病变数量上,三组中单支血管病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其中青年组单支血管病变量明显多高于老年组。 2.临床预后方面:三组患者室壁瘤、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青年组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占该组占该组5.0%)、中年组9(占该组9.1%)、老年组16(占该组19.3%),三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42)。住院期间共有37例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占总人数的16.7%,其中青年组3例(占该组7.5%)、中年组13占该组(13.1%)、老年组21(占该组25.3%),三组患者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21)。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心功能Kil1ips分级≥II比例、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花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患者 D-B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符合指南<90分钟标准的有88例(39.6%)。院内发病者绝大多数多为老年人群。同时呼救120来院相比其他来院方式可缩短D-B时间。 结论: 5.1 STEMI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多属于老年人。 5.2青年人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吸烟、甘油三酯水平增加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在青年人群中流行,应积极倡导戒烟,定期体检,控制冠心病等风险因素,对于青年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5.3 STEMI患者随年龄增加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成功再灌注率下降,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白蛋白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住院期间功能 Killip分级≥II级比例、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增加,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花费增加。青年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典型的胸闷胸痛症状,既往多无心绞痛史,冠脉造影提示多为单支病变,梗死后并发症少,心力衰竭程度轻,预后相对较好。 5.4三组患者D-B达标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延迟原因为:知情同意时间过长、导管室占台以及非工作时间入院。需要进一步完善院内救治环节,缩短D-B时间。同时呼救120来院相比其他来院方式可缩短D-B时间,应教育患者出现症状时选择呼救120方式来院。 5.5院内发病者绝大多数多为老年人群,这也提示非心脏原因住院的患者也要评估老年患者的心脏疾病,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