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α1-AR亚型与下尿路梗阻后大鼠不稳定逼尿肌收缩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
【6h】

α1-AR亚型与下尿路梗阻后大鼠不稳定逼尿肌收缩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摘要

前 言

第一部分高选择性α1D-AR拮抗剂对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功能的影响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高选择性α1A-AR拮抗剂对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功能的影响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致 谢

照 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肾上腺素能α1D受体亚型与逼尿肌关系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研究目的: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常继发于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等疾病,是最常见的排尿功能障碍之一,是导致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的重要原因。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虽然手术能有效的缓解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symptoms,LUTS),但是也有较多的并发症:如持续的膀胱刺激症状困扰患者。 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如排尿期的梗阻症状和储尿期的膀胱刺激症状,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运用具有α1A/D-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亚型拮抗剂功能的药物如坦索罗辛等药物治疗,成功缓解了患者的LUTS,提高了生活质量。非选择性α1-AR拮抗剂通过降低膀胱出口梗阻阻力缓解排尿期症状已是广为接受的观念,但对储尿期膀胱刺激症状的缓解却有不同的解释,主要的争论是α1-AR及其亚型对膀胱功能有否直接的作用以及有何种作用。进一步研究α1-AR拮抗剂对DI的作用及其亚型特异性将有助于BPH的治疗。本研究通过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实验,观察高选择性α1D-AR与α1A-AR拮抗剂对逼尿肌自律性和收缩性的影响,探讨逼尿肌不稳定的产生机制及与α1D-AR和α1A-AR的关系。 材料及方法:手术结扎大鼠膀胱颈后尿道制作下尿路部分梗阻模型,通过充盈性膀胱测压的方法筛选DI大鼠,行离体逼尿肌肌条牵拉实验和药物刺激实验,分别记录梗阻前后高选择性α1D-AR拮抗剂及高选择性α1A-AR拮抗剂作用后,逼尿肌离体肌条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力的变化,观察DI组及假手术对照组逼尿肌的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变化。 结果:①充盈性膀胱测压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大鼠DI模型,模型成功32只,有23只出现DI,发生率为71.9%。②DI组的膀胱顺应性和容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③各组逼尿肌肌条在特定前负荷条件下均有自发性收缩的产生,DI组大鼠离体逼尿肌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④α1-AR激动剂苯福林(Phenylephrine,PE)均可使各组肌条收缩力及收缩频率增加;高选择性α1A-AR拮抗剂5-甲基乌拉地尔(5-Methylurapidil,5-MU)能降低对照组逼尿肌的自发性收缩频率和收缩力,而对DI组肌条的作用不明显;高选择性α1D-AR拮抗剂BMY 7378能降低DI组逼尿肌自发性收缩频率和收缩力,对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影响。⑤BMY 7378可显著拮抗DI组PE所致逼尿肌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力的增加,也可部分拮抗对照组PE所致的逼尿肌收缩频率的增加,但对其收缩力影响不大;5-Mu则可显著拮抗对照组PE所致逼尿肌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力的增加,对DI组逼尿肌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力影响不大。 结论:α1-AR兴奋可使逼尿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力增加,正常逼尿肌中α1-AR主要通过α1A-AR发挥作用,而在梗阻性不稳定逼尿肌中则主要通过α1D-AR发挥作用。这一发现为临床使用α1-AR拮抗剂治疗BOO或者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高选择性α1-AR亚型拮抗剂在治疗DI的同时减少副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开辟了新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