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
【6h】

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创造力及相关理论述评

2.1.1 创造力的定义

2.1.2 创造力的生成

2.1.3 创造力系统理论述评

2.2 创新行为及相关研究述评

2.2.1 创新行为的内涵

2.2.2 创新行为相关研究述评

2.3 需求、激励及相关理论述评

2.3.1 需求概述

2.3.2 激励概述

2.3.3 国内外激励理论及相关研究启示

2.4 小结

第三章 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激励的理论分析

3.1 博士生研究(学习)的特点

3.2 博士生创造力理论分析

3.2.1 博士生创造力发展的优势

3.2.2 博士生创造力系统内涵

3.3 博士生创新行为理论分析

3.3.1 博士生创新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3.3.2 博士生创新行为规律模式

3.4 基于博士生内在需求的激励理论分析

3.4.1 基于博士生内在需求的激励的内涵

3.4.2 基于博士生内在需求的激励的优势

3.5 小结

第四章 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需求和激励研究

4.1 军队医学博士生创新需求现状与特征分析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工具与材料

4.1.4 研究假设

4.1.5 研究方法与程序

4.1.6 结果与分析

4.1.7 结论

4.2 军队医学博士生创新激励现状研究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对象

4.2.3 研究工具与材料

4.2.4 研究方法与程序

4.2.5 结果与分析

4.3 军医大学博士生创新激励问题分析

4.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4.1 问卷的信度检验

4.4.2 问卷的效度检验

4.5 小结

第五章 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方法与程序

5.3.1 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的理性分析

5.3.2 访谈研究

5.4 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结构模型研究

6.1 驱动因素及其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对象

6.1.3 研究材料与工具

6.1.4 研究方法与程序

6.1.5 结果与分析

6.2 驱动因素及其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6.2.1 驱动因素假设模型

6.2.2 假设模型的优劣验证

6.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3.1 问卷的信度检验

6.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7.2 讨论与建议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需求与激励现状》调查问卷(博士生问卷)

附录2:《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需求与激励现状》调查问卷(毕业博士问卷)

附录3:课题访谈介绍

附录4: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5:《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在以知识为主要竞争要素的世界经济背景下,“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提高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创造本性成为时代对人的根本要求。博士研究生作为国家优秀科学家队伍的重要来源和当前科学研究的主力,其创造力的发挥和创新行为的推动,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本课题着眼博士生创造力和创新成果的培养目标,围绕“如何激励医学博士研究生创造力与创新行为”这一命题,本着“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在的能力”,“人人都具有创造力”的基本理念,以军医大学博士生和研究生导师为实证样本,运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理论构建与系统研究、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的研究。界定了博士生创造力、创新行为、创新激励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构建并验证了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
   本课题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丰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激励机制有一定贡献,对引导高校有效实施博士生创新激励,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七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假设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对创造力、创新行为及相关理论,需求和激励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国内外研究生激励、高层次人才激励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本研究采取的立场和观点。
   第三章分析了高校博士生研究(学习)的特点;阐释了博士生创造力发展的优势;阐述了博士生创造力内涵构成由创造力、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三个部分组成。博士生创新行为具有组织性、内部关联性、共享性的特征。基于内在需求的激励,是关注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引导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和高校科研需求协调统一,最大限度调动博士生科研积极性、创造性的必要途径。
   第四章采用自编的《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需求与激励现状》问卷,对军医大学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和激励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物质报酬、工作自主、积极情感、个人发展、环境支持、工作成就是当前军队医学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其中,以物质报酬最为强烈;(2)不同学校、年龄、性别、职称和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其创新的内在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3)军医大学博士生的总体创新需求满意程度较低,其中,以积极情感最为满意;(4)当前军医大学在博士生创新激励方面存在博士生创新需求的理性分析不够,激励内容缺乏针对性;重荣誉感精神激励,轻物质报酬激励;重视科研工作环境条件激励而忽视科研工作本身进行激励;研究成果评价与考核标准化,目标激励和负激励成分过重;激励的时间缺乏弹性,激励时机把握不恰当;激励方式单一,综合激励缺失等问题。
   第五章运用专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等质性研究的方法,筛选了20个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取得生活保障的收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晋职晋级(个人发展)的机会,基于创新性成果的荣誉和奖励,取得学术建树并拥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融洽的师生关系,爱情甜蜜/家庭和睦,科研团队的接纳和归属感,自由、共享、和谐、创新的学术氛围,创新性的研究目标,选择/参与挑战性、创新性前沿课题研究,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指导教师的引领、指导,就读学科有较深厚的学术积累,富有创造力的科研团队,具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时间、经费、信息、技术平台),研究成果评价管理制度(强调数量和质量相结合,注重代表性成果),创新资源配置及流程的透明化。
   第六章运用问卷法、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之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系统研究和信效度检验等统计方法,构建并验证了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结构模型:获得(acquire),即获得物质金钱等有形物品,甚至较为稀缺的东西,包括学术成就、学术地位等无形的东西;结合(bond),即博士生与导师、亲属和组织建立的密切关系;理解(comprehend),即满足博士生了解相关学科专业领域高、新、尖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好奇心,提出理论解释,做出合理行动和应对措施的机会、途径与平台;防御(defend),即应对和抵御社会外部环境和高校内部环境对博士生创新的影响和威胁而建立的一系列价值理念、管理制度和环境支持。
   第七章为结论与讨论。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1.从基于内在需求激励的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医学博士生创造力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内涵特征,揭示了医学博士生创新行为产生的驱动因素。
   2.研究结果取得新的进展:
   (1)对博士生的创造力、创新行为的内涵、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基于博士生内在需求激励的内涵作了较为系统的界定和创新。
   (2)以军队医学博士生为样本,提出了当前高校医学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主要表现为物质报酬、工作自主、积极情感、个人发展、环境支持、工作成就的需求,且学校、年龄、性别、职称、学科平台不同其创新需求特征也有不同,为高校实施博士生创新激励提供了实践依据。
   (3)构建并验证了二阶一因素一阶四因素结构的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结构模型,即获得(acquire),结合(bond),理解(comprehend),防御(defend),可作为高校实践博士生创新激励、评价高校研究生创新激励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工具。
   (4)基于博士生创新激励的“四驱”模型,提出了提升博士生创新激励程度的组织杠杆:以研究贡献为基础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研究绩效强化以满足“获得”驱动因子;建立促进高校和学术团队自由、共享、和谐、创新的文化以满足“结合”驱动因子;让博士生选择或参与感兴趣,重大挑战性、创新性的前沿研究课题以满足“理解”驱动因子;强调质量和数量相结合,注重代表性成果的研究成果评价管理制度有助于满足“防御”驱动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