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
【6h】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流行状况研究

2.1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发病率调查及特点分析

2.1.1 对象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2.2.1 对象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小结

第三章 认知行为治疗对中青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抑郁、焦虑、生存质量、相关生化指标及1年MACE发生率的影响

3.1 构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3.1.1 理论基础

3.1.2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构建

3.2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效果验证

3.2.1 对象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小结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所导致的死亡位列所有疾病导致死亡的首位。在我国,近些年来CH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并且发病年龄表现出明显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逐渐成为治疗CHD的主要方法之一。支架植入的技术和器材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获得了明显改进,虽然支架植入术的应用使CHD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支架植入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后的生存质量愈来愈受到重视,心理障碍在CHD病人中非常普遍,其中以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最为常见,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是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之一。抑郁、焦虑情绪障碍可以促发及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使血液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炎性因子的水平升高,hs-CRP是公认的CHD预测因子,亦能够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更易罹患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与CHD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及转归。但是,临床工作中患者的情绪障碍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治疗者在与被治疗者互动过程中,使其认识到自身认知上的偏差,并主动去纠正不良认知,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CBT多用于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治疗,由于其短程、高效、复发率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抑郁、焦虑状况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自身特点。但是,有关中青年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状况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本研究首先通过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情况,分析其特点及影响其抑郁、焦虑发病率的因素,并明确抑郁、焦虑与生存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于中青年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最后,对构建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进行验证,为中青年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目的:
  1.掌握中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中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3.构建适合中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4.了解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改善。
  5.明确认知行为治疗对中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6.明确认知行为治疗是否能够降低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患者的MACE发生率。
  方法:
  1.对西南医院心内科168例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量表测查,了解中青年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率,生存质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等情况。并通过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掌握中青年CH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
  2.根据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应激理论为基础,构建认知行为治疗体系。
  3.以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在临床心理科医师会诊后,根据病情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试验组同时行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每次40-60分钟,两周左右一次,共6次,试验前后测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1年MACE的发生率、hs-CRP、肝功、血脂等指标,以验证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效果。
  结果:
  1.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并发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率高达52.98%。其中并发抑郁情绪障碍的发病率为41.67%,重度抑郁2.38%,中度抑郁7.74%,轻度抑郁35.12%;并发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率为37.50%,其中重度焦虑2.98%,中度焦虑5.95%,轻度焦虑28.57%;抑郁伴焦虑26.19%。
  2.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表现出以下特点:农民、农村医保群体SDS评分高于其他群体(F=5.917,P<0.01;T=3.396,P<0.01);小学文化程度患重度抑郁及抑郁伴焦虑情绪障碍比例偏高(X2=4.712,P<0.05);低收入人群重度抑郁发病率高(P<0.05);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X2=4.034,P<0.05;X2=16.842,P<0.01; X2=10.476,P<0.01;X2=16.860,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偏轻、病情复杂以及植入支架数量较多的患者重度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偏高(X2=8.949,P<0.01;P<0.01;X2=6.456,P<0.01)。
  3.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情绪障碍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面对应对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而屈服、回避应对方式、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合并高血压是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焦虑情绪障碍的直接影响因素。
  4.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显著,hs-CRP水平以及血脂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I-C)水平下降明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1年试验组MACE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
  结论:
  1.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总的发病率偏高,并有其自身特点,临床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医保群体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对年龄偏轻、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复杂植入支架多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以减轻术后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发病率。
  2.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状态患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制定认知行为治疗策略的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相关方面,以使认知行为治疗策略更加科学、合理。
  3.行认知行为治疗后,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能够得到明显缓解,生存质量能够获得明显改善,结果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实践意义。
  4.行认知行为治疗后,中青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抑郁、焦虑情绪障碍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试验组1年的MACE发生率有降低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