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研究(2001年——2007年)
【6h】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研究(2001年——2007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概述

第一章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的成就

第一节民族报刊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第二节中央级报刊的突破性发展

一.主要报纸简介

二.时政性民族期刊

第三节民族地区报刊的发展

一.党报

二.其他各类报纸:百花争春

第四节影响日隆的民族报刊

第二章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功能与使命

第一节民族报刊的一般社会功能

第二节民族报刊的特殊使命

一.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二.反分裂、反分化、反渗透,维护国家利益

第三章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不容乐观的报刊业大环境

第二节民族报刊的特殊问题

一.报刊业市场不成熟

二.经营管理体制上的落后

三.文化市场格局的“双轨制”

第四章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应对之策

第一节.内容为王,渠道为辅

一.内容为王

二.渠道为辅

第二节.以高新技术武装少数民族报业

第三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报刊工作者队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将新世纪(2001-2007年)中国的少数民族报刊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全息式地提供民族报刊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不可回避的问题、肩负的使命及应对之策;总结探索民族报刊发展的规律,为民族报刊的进一步繁荣出谋划策,也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建议.选题目的与意义: 立足民族报刊的现实,聚焦民族报报刊的实践,以最贴近的视角与目光,去阐释民族报刊面临的问题,探索民族报刊发展的坦途,是每一位民族新闻研究者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任何历史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索和驾驭规律,从而指导实际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历经100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多语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但是,有关的学术论著和论文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对很久之前的既往史料的挖掘与分析上,与民族报刊现实的联系不紧密,不能为当前的行动提供最为妥当的参照和指导.所以,从理论为现实服务的角度看,本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新闻媒体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当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代,民族报刊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其使命有何特殊之处?本文将探讨民族报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巩固边疆、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 民族报刊的研究虽然已经步入正途,有些研究成果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但大多集中在微观方面,缺乏宏观式的整体论述;有关我国新世纪民族报刊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见,且较为零散.本课题将新世纪民族报刊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梳理与剖析,全息式地提供民族报刊发展的动因、取得的成就、不可回避的问题、肩负的使命及应对之策.在论述上力避语焉不详,泛泛而谈,或者一鳞半爪,就个案说个案,力争形成较为开放、系统而完整的论证结构与体系.研究方法: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社会调查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清晰揭示研究对象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的动态发展,考察研究对象自身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新世纪民族报刊的现状、成就、问题、使命和对策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总结探索民族报刊发展的规律,为民族报刊的进一步繁荣出谋划策,也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建议.新的见解:本论文在借鉴吸收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民族报刊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民族报刊的使命与发展对策上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与见解.

著录项

  • 作者

    马明辉;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新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白润生;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219.297.6;
  •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报刊; 新闻事业; 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