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6h】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相关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主要思路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主要研究思路

四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基础教育均衡的经济学含义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基础教育

二、教育均衡

第二节 基础教育均衡的经济内涵

一、基础教育均衡的涵义

二、基础教育均衡的主要经济形式: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

第三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历程回顾

一、1949-1966年的基础教育状况

二、1966-1976年基础教育的状况

三、1978年以来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一、测度基础教育非均衡的统计指标

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表现

第三章 中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原因

第一节 现行的教育投入体制难以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教育财政体制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第二节 国家基础教育财政政策体系不完善

一、基础教育经费总量投入连年不足且缺乏稳定性

二、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三、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变动过于频繁

四、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

第三节 地方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的基础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地方政府义务教育预算体制不健全,预算约束力软化

二、地方政府事权利财权不平衡压制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

三、税收政策不完善,基础教育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和投资激励机制

四、“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仍未解决教育投入及其分配的问题

第四章 促进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国际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的学校均衡发展政策

二、日本的学校均衡发展政策

三、韩国的教育平准化政策

第二节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经费管理法规

二、完善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三、强化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财政监管制度

四、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节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承德市学区建设

一、承德学区教育理念和学区建设规划

二、承德市学区教育实施办法

三、承德市学区建设对经费管理和教育资源配置措施的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2009年)。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服务的均等化,解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突出矛盾的题中之义。2010年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来抓,并制定了基础教育地区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本文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作出的相关探讨和研究。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社会需要出发,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把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支撑体系,然后考察并分析我国义务教育的历史性政策演变过程,从中总结问题,寻求启示,进而采用纵向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基础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和具体政策层面,从经济的角度探究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借鉴美日韩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较好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现行政策,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发展历史进程的阐述,对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历史和现状时序变化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认为,从经济层面上看,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具体表现为教育财政体制和管理体制上的财权和事权的失衡;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政策体系的不完善体现为教育经费连年不足且缺乏投入的稳定性,教育经费三级支出结构不合理,教育政策变动过于频繁,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失;从地方层面上看,地方政府义务教育预算体制不健全、预算约束力软化,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平衡压制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税收政策不完善,基础教育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和投资激励机制,当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仍然未能充分解决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在借鉴美日韩等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制定和完善教育法规,明确政府基础教育投资主体的地位和责任;在以政府为主要投资主体的前提下,完善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具体体现为细化“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打破“县级”政府的管理壁垒,建立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升学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现行的县级政府的教育治理方式;强化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财政监管制度;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