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25战争时期朝鲜战争题材小说研究—以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
【6h】

6.25战争时期朝鲜战争题材小说研究—以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

代理获取

摘要

1950年代的6.25战争是朝鲜和韩国最为敌对的时期,同时也是两个国家共同经历的最近的历史。因战争是以休战状态收尾并至今未能实现统一,战争文学一直延续并发展。朝鲜在战后的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唯一思想体系确立时期都有6.25战争题材的作品出现。
   对朝鲜6.25战争时期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可分为朝鲜、韩国、国内的研究成果3个部分来探讨。
   朝鲜文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5部文学史及部分论文、评论来了解,朝鲜对6.25战争时期作品作出了很大的肯定,研究成果丰富。但其研究更多地偏向于作品的革命性质和党性色彩,分析尚缺乏审美深度。
   韩国近几年也出现了对朝鲜战时作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在缺乏深入掌握朝鲜战争题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朝鲜与韩国战时作品的比较研究,没能得到比较应有的效果。因此需要大量有关朝鲜战争时期作品的基础研究,可以说韩国学术界对朝鲜战争时期作品的研究还在摸索阶段。
   国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
   以这些研究现状为基础,本论文将客观、科学地评价朝鲜6.25战争文学作品,并科学地探讨和研究6.25战争时期战争题材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物作为小说3要素中的核心,是行动的主体和作家意念的表现。通过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可以透视那个时代与社会历史,也可以看出文学动态。有关朝鲜战争文学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大都围绕人物展开,说明朝鲜6.25战争时期小说中研究人物的重要性。但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从主题思想、内容、情节等方面入手,而本论文将研究这些人物的类型及其塑造。
   这时期大部分朝鲜作家从军并在战壕中创作,在这种紧迫的战争环境下多数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反映现实,因此短篇小说是这时期朝鲜文学最主要最基本的小说样式。
   本论文把朝鲜6.25战争时期战争题材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为军人和民众两大部分,概括人物类型,分析各类人物形象出现的原因,并对人物形象及其塑造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章研究朝鲜军、中国军、美军、韩国军等军人形象及其塑造。
   朝鲜战争时期小说中朝鲜军的形象无疑是重点和中心。朝鲜军的形象可分为3种。冲锋在前线的英雄人物通过对黄建的《燃烧的岛屿》、朴雄杰的《我的高地》、金万善的《党证》、钱世峰的《故乡的儿子》、李甲祁的《江》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此类人物在作品的开头就接到一个艰巨而关键的任务,用高度的责任心克服心理及战势的困难,率领同志们最终完成任务,往往起模范引导作用。
   朝鲜战争时期还出现了很多塑造辅助地位人物的作品,其中描绘辅助地位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表现出辅助地位人物的失落和成就感,意义深刻,值得关注。这部分人物通过对尹世哲的《司号员的功绩》、金英石的《炊事兵》、尹世忠的《信》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
   在老兵的关心和扶持下成长的新兵形象也占相当数量和比重。此类人物通过对尹世忠的《老兵和新兵》、钱世峰的《松树》、尹世忠的《分队长和新兵》、尹世哲的《第四次冲锋》、韩雪野的《饯别》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
   朝鲜军的形象都是以英雄的形象呈现的,不管是执行任务、辅助地位还是新兵都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就算有消极的人物出现,那也是小问题,得到英雄人物的感化或者教育很快得到改变,最终成长为英雄人物。
   作为友军的中国军形象通过对朴雄杰的《兄弟》、权正龙的《渡江》、朴泰民的《回来的战友》、尹世哲的《我的老友》、李尹英的《战友》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可以看出对中国军的塑造是以赞美国际友谊为前提的,作为支援军的中国军视为反对帝国主义战场上的无产阶级战友和兄弟。但因朝鲜作家对中国军了解有限,在中国军的塑造中存在着缺乏细致描述和详细描写的不足之处。
   美军和韩国军同样是敌军,但其塑造上也有区别。这部分人物通过对李北铭的《恶魔》、千青松的《侦察兵们》、金万善的《美军俘虏80名》、李泰俊的《美国大使馆》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美军和韩国军都是反面形象,在战斗力方面美军是散漫和胆小,而韩国军是无能和自私的形象,在恶的程度上美军是恶魔、豺狼等,而韩国军是美军的傀儡,他的恶是附属于美军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些朝鲜作品中还出现了因家人受害于美军而报复美军的韩国军形象,以此来表明韩国军及其家人也是受到美国侵略需要朝鲜军队去解放的人民。
   第三章研究工人、农民等民众的形象及其塑造,这时期作品中特别是以后方为背景的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在量和质上比重都很明显,因此女性形象区别于工人、农民另给节分析。
   通过对李忠民的《在轨道上》、汴熹根的《幸福的人们》、刘根顺的《在灰烬中》李静淑的《宝菲》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工人形象。这些作品都塑造了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具有革命觉悟、在炮火中坚守岗位的先进工人形象,表现了他们的献身和牺牲精神。
   农民的形象通过对朴雄杰的《渡口》、韩峰式的《爸爸》、韩雪野的《饯别》等作品的研究来了解。农民也是全力支援朝鲜军和前线的英雄人物形象。
   工人和农民的英雄形象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真实写照,但人物形象一贯的革命觉悟高、英勇无比,使之缺乏现实感。
   研究女性形象重点考察其最感性的内心世界一母爱和爱情。作为妻子、母亲的女性形象通过对黄建的《妻子》、汴熹根的《初雪》、任顺德的《赵玉姬》等作品的分析来了解。这类女性起初都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在战争特殊环境下走向革命的道路,走出家庭、走出亲情,从而成长为革命者。但这些成长来得过快,使之缺乏真实性。
   朝鲜战争时期作品中只要是塑造了女性形象的就必然存在爱情,因此女性形象中爱情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部分通过对李忠民的《在轨道上》、黄建的《燃烧的岛屿》、任顺德的《赵玉姬》、韩雪野的《荒草岭》等作品的分析来了解。战时女性的爱情是以献身来呈现的。克制自我,把个人的欲望、感情升华为为革命献身的高尚情操,或者接受因革命而残疾的对方,或者把革命放在首位而没能实现爱情等。用献身的爱情来突出女性在革命中的积极性和意志。
   第四章是结论,不管是朝鲜军还是后方民众都是模范人物形象,他们有着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对革命胜利的强烈信念,是具有绝对乐观心态的理想化形象。对中国军的赞美、美国和韩国军的反面形象都是千篇一律。其原因之一是战争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时代要求,还跟当时比起文学的审美更重视文学作为武器作用的朝鲜文艺政策有关。直接的影响是金日成的指示,金日成在战争的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给作家们提出了文学创作的方向和具体的任务。
   6.25战争时期朝鲜战争题材短篇小说塑造了比较广泛的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那个时代和社会。但因作家们过于迎合金日成的指示和党的文艺政策,导致人物形象类型化严重,不饱满的倾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