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国具铭铜器研究
【6h】

应国具铭铜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具铭材料的汇集与整理

一、材料汇集

二、针对性搜集

第二节 具铭铜器研究综述

一、文献记载之补正

二、年代研究

三、制度研究

四、铭文考释

五、小结

第三节 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应国具铭铜器整理

第一节 传世具铭铜器

一、食器

二、乐器

三、酒器

四、兵器

第二节 考古出土具铭铜器

一、应国墓地出土具铭铜器

二、其他地区出土具铭铜器

第三节 近年新见之流散铜器

一、保利艺术博物馆购藏铜器

二、上海博物馆购藏铜器

三、平顶山市文物局收藏铜器

四、南阳市博物馆收藏铜器

第二章 应国具铭铜器辨伪

第一节 著录伪器辨伪

一、应公剑辨伪

二、十六字应公鼎辨伪

第二节 近年购藏伪器辨伪

一、应侯簋辨伪

二、应侯视工鼎辨伪

第三章 应国具铭铜器断代

第一节 西周早期

第二节 西周中期

第三节 西周晚期——春秋

第四节 西周中晚期三足簋断代

第五节 年代整合与应世家世系

第六节 应国具铭铜器之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引用图片出处

征引书目简称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对应国具铭铜器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和对相关铜器进行辨伪考证的基础上,通过对具铭铜器的年代学研究,建立应国具铭铜器的年代学体系,构建应世家世系。全文分为五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范围与目标。
   第一章对应国具铭铜器资料进行整理研究,重点考订应国具铭铜器的来源、数量、款识及辨伪,力求对应国具铭铜器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应国具铭铜器有三个来源:1、应国墓地和其他地区考古出土,51件;2、传世品,20件;3、近年收藏机构购藏的流散品,13件,共计84件。
   第二章对应国铜器中的4件伪品,即应公剑、十六字应公鼎以及首阳斋收藏的应侯簋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应侯视工鼎进行辨伪。
   第三章对应国具铭铜器进行断代研究。主要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通过形制、纹饰、字体诸因素的综合分析,判定具铭铜器的年代关系,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1、属应国国君器的传世具铭铜中,应公尊A属成王时期,器主当即应国的始封君应公Ⅰ;应公簋A、应公簋B、应公卣A、应公卣B、应公鼎A、应公鼎B以及十六字应公鼎等属昭王时期,其器主应公Ⅱ,但不能确定其与应公Ⅰ的关系;应公方鼎、应公觯属穆王时期,其器主为应公Ⅲ乃应国墓地M84应侯爯之父。应公Ⅲ谥号釐公。
   2、目前所见应国墓地出土应国国君器属于西周中期至东周初年,其中M84墓主应侯爯主体年代在穆王晚年至懿孝时期;M104、M105墓主艺虎可能为一代应侯,主体年代在西周中期偏晚,其与应侯爯的关系不能确定;应侯视工器绝大部分流散,应侯视工的主体年代在厉王早期,上限或可至夷王时期;M95墓主应侯敔主体年代在厉王晚年至宣王初年;M13墓主应侯叔诰父主体年代在宣王时期;M8墓主应公Ⅳ主体年代在宣王末期至春秋早期。
   3、非应国国君器的具铭铜器中,江西出土的应监甗属成王时期,当应公Ⅰ时期;柞伯簋属昭王时期,当应公Ⅱ时期;应国墓地M51、M50匍盉、M229属穆王时期,当釐公时期。
   4、对应国具铭铜器形制、纹饰、铭文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西周早期偏晚昭王时期至西周晚期,是应国形成独特青铜文化的时期。
   结语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