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维吾尔音乐人的演艺生活与认同
【6h】

北京维吾尔音乐人的演艺生活与认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理论背景

三、相关研究与方法论

第一章 来自西域的乐手

第一节 音乐·人生

第二节 梦开始的地方

第二章 生存的舞台

第一节 酒吧

(一)疆进酒

(二)哈瓦那

第二节 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维吾尔音乐背景

(二)弗拉门戈

(三)世界音乐

第三节 听众的共鸣

第三章 生活的舞台

第一节 免费的演出

第二节 “兄弟”

(一)“灰狼效应

(二)生活在北京

第四章 音乐与认同

第一节 审美与象征

第二节 音乐的认同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在北京发展和生活的维吾尔音乐人越来越多,微卷的长发、酷似欧美人的外型、沙哑而又悠扬的歌声,一副典型的现代“艺术人”的外型加上异域风情的演奏,使他们成为北京音乐人圈中最为另类的群体之一。过去的维吾尔族音乐人多忠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但今天在北京的维吾尔族音乐人则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元素和其他像摇滚、爵士、电子、弗拉门戈等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作,开创了新的音乐空间。然而无论怎么样变化,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元素却依然是他们的根,而维吾尔族的身份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的音乐与认同依然有着密切的关联。
   近些年,随着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关于城市中少数民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极少有人将目光对准以音乐为生的少数民族艺人。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民族音乐的传承者,又是生活在多元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大都市社会中具有鲜明文化特点的少数民族个体,音乐既是生存的手法,又是民族文化的展现。酒吧、餐厅、节日、婚礼……只要有乐队演奏的地方你就可以找到维吾尔音乐人的身影,在不同的场合演奏不同类型的音乐,使得他们的身份认同感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人类学界对于族群的研究中,多是从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来入手进行研究。但对于在北京的维吾尔音乐人来说,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要以音乐为主线,来探讨他们的演艺生活与认同之间的关联。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维吾尔音乐人感觉更为重要的一切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文章分为四部分,论文的背景介绍主要包括维吾尔音乐人在北京的背景及北京作为音乐人的首选之地的原因。在北京的维吾尔音乐人既有来自音乐世家的,又有自学成才的,不同的家庭背景却没有影响他们在北京找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北京作为首都,作为文化中心,对音乐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音乐人在北京的演艺活动是本篇文章的重点部分。首先是他们工作的场所,作为音乐人他们的舞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他们的音乐风格,维吾尔音乐人作为北京音乐人圈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音乐风格也是让他们在北京找到自己位置的原因之一;最后是听众,也就是酒吧的消费者,他们是音乐人演出的动力,而他们对于音乐人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维吾尔音乐人也意味着他们对于自我认同的选择。在北京的生活也对他们的演艺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而他们的表演和音乐是体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最后的理论总结,对在北京的维吾尔音乐人的音乐演艺生活与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