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斯仁那达米德音乐创作中的和声塑形
【6h】

论斯仁那达米德音乐创作中的和声塑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作曲家简介

2、作品简介

第1章 主题材料中的调式特色

1.1 单一调式

1、1、1 以巴尔虎“环绕音”三音列为框架的调式特色

1.2 以纯四度三音列为框架的调式特色

1.2 调式复合

1.2.1 以巴尔虎“环绕音”三音列为框架的调式特色

1.2.2 以纯四度三音列为框架的调式特色

小结

第2章 和声材料的艺术表现力

2.1 三度叠置和弦

2.1.1 三和弦

2.1.2 七和弦

2.1.3 九和弦

2.1.4 附加音和弦

2.1.5 复合和弦

2.2 非三度叠置和音的艺术表现力

2.2.1 四度叠置和弦

2.2.2 五度叠置和弦

2.2.3 二度和音

2.2.4 单层四度和音与单层五度和音并用

2.2.5 五声纵合性

2.3 和弦不同排列形态的艺术表现力

2.3.1 三度叠置和弦排列形态突出空五度音程

2.3.2 同一和弦音区间的转换

2.4 和弦外音的应用

2.4.1 弱和弦外音

2.4.2 强和弦外音(倚音)

小结

第3章 和声进行中的艺术表现力

3.1 不同根音关系的和声进行

3.1.1 功能性和声进行

3.1.2 调式化和声进行

3.1.3 同中音调式交替和弦进行

3.2 同根音关系的和声进行

3.3 平行进行

3.3.1 并行于旋律的平行进行

3.3.2 线性化平行进行

3.4 和声节奏疏密式的和弦更替

3.4.1 宽疏型

3.4.2 紧凑型

3.5 多样化的终止式

3.5.1 传统终止式及其变体

3.5.2 其它终止式

小结

第4章 音乐织体的艺术表现力

4.1 和声音型化

4.1.1 节奏性音型

4.1.2 华彩性音型

4.1.3 曲调性音型

4.2 和声音型化与对位化

4.2.1 对比手法的运用

4.2.2 模仿手法的运用

4.3 持续因素

4.3.1 对蒙古族特色乐器潮尔的模仿

4.3.2 固定低音

4.3.3 固定节奏型

4.3.4 持续音

小结

第5章 调性转换的艺术表现力

5.1 通过共同和弦

5.1.1 前调自然音和弦等于后调自然音和弦

5.1.2 前调变化音和弦等于后调自然音和弦

5.2 模进转调

5.3 调性对置

5.3.1 横向调性对置

5.3.2 纵向调性对置(双调性)

5.4 移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和声塑形是①“运用恰当的和声艺术手段来成功地塑造音乐形象,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它是赋予多声部音乐作品表现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纵观历史,每一次音乐风格上的重大变革基本上都是以和声为导火线的,如何用和声来塑造音乐形象(和声塑形),是作曲家们争相挖掘和创新的最前沿阵地。笔者认为,在具体的音乐创作中,无论运用传统和声技法还是现代和声技法,都离不开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曲家本人的审美情趣。在实际的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无论采用何种和声艺术手段,只要能够运用到恰当的位置,能够成功的表达作曲家本人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并且能够与听者产生共鸣,这样的和声艺术手段就是运用准确和恰当的。归根到底,运用和声技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服务的。此外,回顾中西音乐历史,放眼当今乐坛,无论是前人创作的永恒经典作品,还是当代国内外优秀的获奖作品,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作曲家一方面在注重创作技法的同时,另一方面不忘把创作的音乐作品深深地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使作品既富有时代性又体现民族性。一个民族的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宗教信仰、日常习俗、民族审美情趣等民族精神内涵会通过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完美的诠释出来,一部成功音乐作品除了有作曲技法作为支撑以外,更重要的核心或者说是“着力点”应该是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作曲技法是共性化的,而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却是更多得展现其个性化的因素,它是其作品具有特色的内在核心力。
   作为蒙古族著名的当代作曲家斯仁那达米德老师,在作品中的创作理念就是以上述思想为基石的。目前国内研究斯仁那达米德作品的人日渐增多,而集中从和声的角度来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尚属空白。本文试以斯仁那达米德的《十二首蒙古族民歌主题钢琴曲》、蒙古民歌《十二生肖》主题大提琴变奏曲两部作品为载体,来探寻作曲家如何借鉴西方不同时期的和声手法来为蒙古族民歌塑造音乐形象。
   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以形态学方法(音乐本体分析法)、对照式分析(和声材料在两部作品中的通用情况)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来对“主题材料中的调式特色”、“和声材料的艺术表现力”、“和声进行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织体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调性转换的艺术表现力”等多个角度所体现出的和声技法及其艺术形象的塑造进行简要概括,力图揭示作曲家斯仁那达米德如何借鉴西方和声艺术手段与蒙古族民歌相结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