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世纪文献《花儿与百灵》(Gul ve Bulbul)的文学特点研究
【6h】

18世纪文献《花儿与百灵》(Gul ve Bulbul)的文学特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文献概况

2.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3.研究状况

3.1 国内研究

3.2 国外研究

4.研究范围与研究创新点

5.研究方法

6.本提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符号及转写字母对照表

第一章 原文转写

第二章 萨拉依的生平与文献《花儿与百灵》

2.1 萨拉依的生平

2.2 《花儿与百灵》的主要情节

第三章 《花儿与百灵》的文学特点研究

3.1 《花儿与百灵》的创作特点

3.2 文献《花儿与百灵》的艺术技巧

3.3 文献《花儿与百灵》的修辞格特点

第四章 结论

1.《花儿与百灵》是维吾尔古典文学中的一颗明珠

2.本题研究不足点与进一步研究的若干方面

一、文学方面研究

二、语言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索引

附录二、小词典

附录三、文献印影本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察哈台维吾尔语是从14世纪至20世纪初生活在新疆区域内和在中亚地区的操突厥语的众多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用察哈台维吾尔语言写成的文献即构成察哈台维吾尔文学。察哈台维吾尔语作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六百多年一直使用的共同语言,对此民族的语言文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察哈台维吾尔语言写成的文献著作既数量较多,篇幅较长还这些文献涉及到各个领域,即语言文化、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族历史以及其它各个领域。这些文献为研究当时使用该语言的诸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
   我国学术界一般将察哈台维吾尔语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察哈台维吾尔语阶段,古典察哈台维吾尔语阶段,晚期察哈台维吾尔语阶段。晚期察哈台维吾尔语阶段的时间范围大约为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语言特点是一方面纳瓦依时期的语言仍然延续使用,另一方面各地口语中的词汇及其语言的表达等语言特点不同程度的渗透到察哈台维吾尔语中,并在察哈台维吾尔语向现代维吾尔语演变过程中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种变化特点在察哈台维吾尔语的晚期阶段表现得很显著。
   本人研究的该文献《花儿与百灵》的着笔时间是回历1153,公历1740,是属于晚期察哈台维吾尔语时期。众所周知,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诗歌史。察哈台维吾尔文学当中叙事诗题材非常发展的。本人在这篇论文中主要研究的是用察哈台维吾尔语写成的文献《花儿与百灵》的文学特点。《花儿与百灵》(Gül ve Bulbul)是在察哈台维吾尔语时期的晚期时段即十八世纪的文学家穆罕默德·艾布·萨拉依(Muhemmed ebu(S)elā(h)i)写成的叙事长诗。
   本文将文献《花儿与百灵》馆藏于喀什市图书馆收藏的穆斯林印刷厂印刷的石印版为材料,重点描述该文献的文学特点,以便更好的体现18世纪察哈台维吾尔文学的特点。
   该文章由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的。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该文献概况,然后阐述选择此研究题目的实际意义,本题的研究状况以及本人研究范围,研究创新点及其研究方法等内容。
   第一章,按文献学的要求使用察哈台维吾尔语专用的转写符号来转写全部文献。
   第二章,首先介绍文献《花儿与百灵》的作者萨拉依的生平,并阐述该叙事长诗《花儿与百灵》的主要情节等内容。
   第三章,从这章开始研究文献的文学特点。主要研究文献《花儿与百灵》的创作特点,艺术技巧,修辞格特点等方面。
   第四章,结论部分主要探讨《花儿与百灵》在维吾尔古典文学中的地位,提出本题研究的不足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附录部分由参考文献,文献所引,小词典,文献印影本,致谢等内容组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