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可行性的研究
【6h】

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可行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惰性物料的概念

2.1.2 填海造地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理论

3 广东省沿海地区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必要性

3.1 满足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对土地的需求

3.1.1 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的需求

3.1.2 满足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各行业规模的扩大对土地的需求

3.2 减轻传统填海造地方式对环境的危害

3.2.1 传统填海造地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亟需改善

3.2.2 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能够将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3 合理利用建筑行业发展中产生的大量拆建物料,节约填海工程成本

4 香港惰性物料台山处置区填海造地的经验借鉴

4.1 香港惰性物料台山处置区填海造地的具体做法

4.1.1 全程监控惰性物料的运输过程

4.1.2 检验惰性物料

4.1.3 监测处置区的环境

4.2 香港惰性物料台山处置区填海造地对广东省开展填海工程的启示

4.2.1 做好两地法规的协调衔接

4.2.2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与工程质量

4.2.3 争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5 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影响因素

5.1 地理区位因素

5.2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5.3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5.4 法律因素

6 广东省沿海三大地区惰性物料填海的可能性海域

6.1 珠三角地区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可行性海域

6.1.1 广州南沙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6.1.2 深圳前海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6.1.3 珠海荷包岛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6.2 粤西地区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可能性海域

6.2.1 湛江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6.2.1 茂名水东湾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6.3 粤东地区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可能性海域

6.3.1 汕头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6.3.2 潮南海域惰性物料填海

7 对于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政策性建议

7.1 科学规划用海是基础

7.2 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动力

7.3 遵行国家政策是保证

7.4 严格监管是保障

7.5 营造和谐的氛围,实现填海造地成果共享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由经济带来的问题也变得不容忽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涌入沿海各大城市,城市的空间尚能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因此向海洋要地成为各大沿海城市拓展空间资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惰性物料,就地掩埋是解决建筑废弃物的主要途径,而这种传统的处理手段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进而减少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本文在借鉴香港利用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基础上研究广东省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可行性,本文作者认为既可以解决建筑拆建物料的堆放问题;又能够为填海造地能够足够的原料。
  本文主要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从现有填海造地和建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得出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对填海造地、惰性物料等相关概念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描述,以此作为研究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三部分,分析并概括了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必要性,主要从广东省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其进行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迫切性。第四部分,通过论述香港惰性物料台山处置区填海造地的案例,得出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的启示。第五部分,阐述了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需要的四大因素。第六部分,具体分析广东省三大区域开展惰性物料所具备的要素,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策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七部分,基于对香港惰性物料台山处置区的经验借鉴,从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群众等方面对广东省沿海区域开展惰性物料填海造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鉴于国内外大多关于填海造地的研究都着重于其危害以及过程等方面,本文从惰性物料填海造地这个全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希望既能解决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能拓宽沿海城市的陆地面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