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及其与肾上腺髓质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
【6h】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及其与肾上腺髓质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Apelin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病因心脏病进展的最终结局,表现为以左室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激活、外周血流动力学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在心衰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心肌、血管,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心功能及整个循环系统。近几年一种新的血管活性物质—Apelin逐渐引起人们重视。Apelin是1998年发现的一种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AT1相关的受体蛋白,简称APJ)的天然配体,Apelin-36由3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3kD左右。Apelin在机体内分布广泛,有正性变力及降血压等生物学效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其血浆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Apelin的受体(即APJ受体)与AngⅡ的受体有关联,二者的作用相互拮抗。肾上腺髓质素(ADM)分布于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心脏等组织,血浆ADM主要来源于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刺激其释放增加。ADM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舒血管、降压等作用。CHF患者血浆ADM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心衰加重而更显著,心衰控制后ADM显著降低;而ADM基因表达增加能被AngⅡ受体拮抗剂抑制。AngⅡ可以由循环RAS和心血管等器官组织中(包括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独立的RAS产生,而且组织RAS比循环RAS的作用更直接、更重要。AngⅡ的效应包括:缩血管及血管重塑作用;调节冠脉,以收缩为主;正性肌力;致心肌肥大作用等,最终导致左室顺应性下降,舒张功能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至心功能失代偿期,左室腔扩大,射血分数下降,因而起着加速心衰发展的作用。临床上已有报道,血浆AngⅡ水平在心衰时升高,心衰缓解后下降。这些都提示Apelin、ADM、AngⅡ参与心功能的调节,并可能相互协同或拮抗。 目的:本临床研究是通过测定心衰患者血浆Apelin、ADM、AngⅡ水平,观察Apelin在对照组与心衰组中的差异,以及心衰组自身对照,初步探讨Apelin在心衰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趋势,为心衰的程度判定、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研究相对较成熟的ADM及AngⅡ作为参照物,观察Apelin与ADM、AngⅡ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Apelin的合成、分泌是否受ADM、AngⅡ的影响。 方法:1.选取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2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并测定临床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A比值、心胸比例等。 2.取静脉血,低温离心,将血浆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 3.所有标本收集完毕后,用放免试剂盒集中测定血浆Apelin、ADM、AngⅡ值。 结果:1.对照组和心衰组临床特征的比较:对照组和心衰组各亚组在性别、年龄上均无差别(P>0.05)。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Ⅳ级组低于Ⅱ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组、Ⅳ级组的LV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Ⅱ级组(P<0.05);心胸比例在Ⅲ级组、Ⅳ级组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心衰治疗前各亚组血浆Apelin、ADM、AngⅡ水平比较:心衰治疗前,心功能Ⅱ、Ⅲ级组血浆Apel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Ⅲ级组高于Ⅱ级组(P<0.01),但Ⅳ级组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级组血浆ADM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随着心功能级别增高而逐渐升高,在Ⅳ级组达最高峰(P<0.01,P<0.001);同样,血浆AngⅡ水平也表现出与ADM相同的变化趋势。 3.心衰治疗后血浆Apelin、ADM、AngⅡ水平的变化(1)心衰治疗后血浆Apelin水平的变化经过药物治疗、心衰好转后,Ⅱ、Ⅲ级组血浆Apelin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Ⅲ级组仍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组经治疗后血浆Apeli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2)心衰治疗后血浆ADM水平的变化经过药物治疗、心衰好转后,Ⅱ、Ⅲ、Ⅳ级组血浆AD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Ⅲ级组、Ⅳ级组仍高于对照组(P<0.01);Ⅱ级组经治疗后血浆ADM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3)心衰治疗后血浆AngⅡ水平的变化经过药物治疗、心衰好转后,Ⅱ、Ⅲ、Ⅳ级组血浆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Ⅲ级组、Ⅳ级组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Ⅱ级组经治疗后血浆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4.治疗前血浆Apelin、ADM、AngⅡ的相关性研究对治疗前心功能Ⅲ、Ⅳ级组的Apelin、ADM、AngⅡ作相关性研究(偏相关分析),可见Apelin与ADM、AngⅡ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1.随着心衰加重,血浆Apelin呈动态变化,心功能Ⅱ、Ⅲ级时逐渐升高,Ⅳ级时下降至正常以下,故可以把这一血清学检查项目作为心衰的辅助判断指标;由于Apelin主要在内皮细胞分泌,重度心衰时Apelin降低,说明内皮功能严重受损;结合已知Apelin的保护心功能的生理作用,如强心、扩血管等,能否将Apelin这一新的多肽运用于心衰的治疗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2.随心衰程度加重,血浆ADM、AngⅡ逐渐升高,治疗后ADM、AngⅡ水平较前下降,但Ⅲ、Ⅳ级组仍高于正常,说明患者症状及心功能虽得到改善,但神经内分泌系统仍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而且可能因AngⅡ的促心衰作用占优势导致患者心衰反复发作。 3.治疗前心功能Ⅱ、Ⅲ级组的Apelin与ADM、AngⅡ呈正相关关系,推测在轻中度心衰时,Apelin的分泌增加部分受到ADM、AngⅡ激活的影响;或者反过来,由于Apelin分泌增加而引起ADM、AngⅡ的分泌也增加。在Ⅳ级组出现Apelin反较正常组低,而ADM、AngⅡ水平继续上升达峰值,原因可能是此时分泌Apelin的内皮功能严重受损,对ADM、AngⅡ的刺激已无反应;但分泌ADM、AngⅡ的部位较广泛,故分泌仍处于上升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