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6h】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英文缩略语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的研究

1.2.2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作用的研究

1.2.3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经济学特性及其管理政策的研究

1.2.4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和零售商经济行为的研究

1.2.5文献回顾小结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总体思路与框架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研究方法

1.4.2资料来源

1.5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理论分析

2.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内涵与外延

2.1.1农产品与食品

2.1.2质量与安全

2.1.3认证与认可

2.2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2.2.1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2.2.2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2.2.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解决途径

2.2.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功能

2.3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理论分析

2.3.1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实践发展

2.3.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全程控制理论

2.3.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理论

2.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系统论分析

2.4.1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2.4.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结构

2.4.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分析

3.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3.1.1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产生和发展

3.1.2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产生和发展

3.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一般规律分析

3.2.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内容

3.2.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原则

3.2.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模式

3.2.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分类

3.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类型的实证分析

3.3.1产品认证—韩国亲环境农产品认证

3.3.2体系认证—欧美GAP认证

3.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

3.4.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特点

3.4.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发展趋势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4.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法律体系分析

4.1.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法律体系的构成

4.1.2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法律体系的特点

4.1.3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法律体系的对比分析

4.2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证制度体系分析

4.2.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体系构架与发展态势

4.2.2我国主要农产品认证制度模式与特点

4.2.3中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体系的对比分析

4.2.4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推进与农产品认证制度完善的实证分析

4.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组织机构体系分析

4.3.1组织机构体系总体构架

4.3.2主要农产品认证的组织机构现状分析

4.3.3实证分析1—对广州、深圳、杭州和青岛四个城市认证机构的问卷调查

4.3.4实证分析2—获证单位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评价

4.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标准体系分析

4.4.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架

4.4.2主要认证类型的标准体系特点分析

4.4.3实证分析1—广州、深圳、杭州和青岛的认证机构对采用标准的评价

4.4.4实证分析2—获证单位对无公害食品标准的评价

4.5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检验检测体系分析

4.5.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4.5.2中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对比分析

4.5.3获证单位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评价的实证分析

4.6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监督管理体系分析

4.6.1监督管理体系的构成

4.6.2实证分析1—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4.6.3实证分析2—广州、深圳、杭州和青岛的认证机构对认证监管的评价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农产品质量认证的运行机制分析

5.1生产者申请认证的动力机制分析

5.1.1生产者行为理论分析

5.1.2生产者申请认证的动力机制模型

5.1.3生产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5.2认证机构的运行机制分析

5.2.1认证质量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

5.2.2认证成本的构成要素分析

5.2.3认证机构运行机制模型的构建

5.2.4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

5.3认证信号的传导机制分析

5.3.1认证信号的主要内容和传导方式

5.3.2我国农产品认证标志的特点分析

5.3.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信号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5.4政府的干预机制分析

5.4.1政府干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理论分析

5.4.2我国政府干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制的现状分析

5.4.3外国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干预的政策启示

5.5消费者的反馈机制分析

5.5.1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

5.5.2消费者购买认证农产品的反馈机制模型

5.5.3消费者购买认证农产品意愿和行为的实证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优化运行机制的对策

6.1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对策建议

6.1.1构建综合与专项法相结合、监管与扶持并举的法律体系

6.1.2完善认证制度体系构架,坚持产地和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6.1.3健全认证组织机构和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认证能力

6.1.4调整农产品标准体系构架,提升标准科技水平

6.1.5优化机构布局,加强管理和科学技术研究,增强检测体系运行能力

6.1.6以标志和产品管理为重点,发挥监管体系的整体功能

6.2优化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6.2.1增加内外驱动力,提高生产者申请认证的意愿和能力

6.2.2降低认证成本,提高认证质量,促进认证机构的高效运行

6.2.3以认证标志为主,拓展农产品认证信号传递渠道

6.2.4采取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相结合,加强政府干预力度

6.2.5增加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形成正反馈机制,促进农产品认证的发展

第七章讨论与结论

7.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基本问题认识方面

7.2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体系构成分析方面

7.3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运行机制分析方面

7.4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已成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且能够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一项有效政策措施。本文在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作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基本原理,从宏观体系构成和微观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为积极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结果: 第一、认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基本规律:(1)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具有披露质量安全信息的基本功能;(2)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具有申请主体复杂性、认证周期强时效性、质量控制高风险性和认证机构高权威性等特点;(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作用、发展历程、特点和信息经济学特征决定了其发展趋势:将逐渐成为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逐渐走向国际化;逐渐向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认证机构将逐步以政府介入的第三方机构为主导。(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是由以法律体系为基础,标准体系为依据,检验检测体系为支撑,监督管理体系为保障,认证制度体系为核心,组织机构体系为实施主体构成的管理技术体系。(5)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正常运行的机制主要由生产者申请认证的动力机制、认证机构运行机制、认证信号传导机制、政府干预机制以及消费者反馈机制组成。 第二、运用大量的实证和对比分析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6大构成要素的现状。(1)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法规和规章为核心的认证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对农产品认证的法律保障不足,在综合性法和专项法中对农产品认证都没有明确规定。(2)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产品认证为重点,HACCP、GAP、GMP等体系认证为补充的认证制度框架,但没有建立强制性农产品认证制度,认证工作模式与农产品认证的特点以及中国农情结合不紧密。(3)认证组织机构主要以农业系统为主,但缺乏农产品认证培训和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认证企业内检员的培训尚在起步阶段。(4)农业行业标准是认证的主要依据,但存在标准体系结构失衡、技术水平较低、定位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和国际化程度低等不足。(5)认证技术支撑的检测体系是以农业行业系统内的质检机构为主,但基本建设投入和运行经费不足,主要靠检测收费维持运行,机构管理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6)认证监督管理是以农业行业管理为主,监督保障体系的行政监管、认可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各要素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认证后的监督管理较薄弱,最需要大力加强。 第三、从认证体系中各利益方的角度,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运用对比和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运行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生产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驱动力主要是“政府管制”、“市场要求”和“模仿性”外驱动力,内驱动力明显不足。(2)文件审查、现场检查以及产地环境检测和产品检测等三项认证审查技术,是影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本和认证质量的重要因素。(3)认证标志具有形象、直观、易标示、易辨别等优点,是认证信号传导最常用的方式。目前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使用率偏低,主要受产品种类和申请人类型等因素的影响。(4)中国政府发起了主要类型的农产品认证,但在法律法规建设、发展政策导向、技术研发推广和教育力度等方面干预在不足。(5)中国城市消费者在购买食用农产品时把安全性摆在第一位,大部分城市消费者对认证农产品有购买经历,愿意高价支付更安全的食品,但消费者愿意多支付的数额有限。 第四、提出了完善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优化运行机制的对策措施。(1)构建综合与专项法相结合、监管与扶持并举的法律体系;完善认证制度体系构架,坚持产地和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健全认证组织机构和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认证能力;调整农产品标准体系构架,提升标准科技水平;优化机构布局,加强管理和科学技术研究,增强检测体系运行能力;以标志和产品管理为重点,发挥监管体系的整体功能。(2)增加内外驱动力,提高生产者申请认证的意愿和能力;降低认证成本,提高认证质量,促进认证机构的高效运行;以认证标志为主,拓展农产品认证信号传递渠道;采取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相结合,加强政府干预力度;增加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形成正反馈机制,促进农产品认证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