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掌叶覆盆子的繁殖生物学及中药GAP研究
【6h】

掌叶覆盆子的繁殖生物学及中药GAP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前言

1. 植物扦插生根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进展

2. 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休眠的多样性

3. 中药GAP的研究与发展

四. 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掌叶覆盆子营养器官结构解剖学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观察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掌叶覆盆子根插繁殖及不定芽解剖学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掌叶覆盆子枝插繁殖及不定根发生解剖学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掌叶覆盆子的种子休眠与发芽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分析

3.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两种植物根状茎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掌叶覆盆子规范化种植研究

1.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2. 种植技术研究

3. 田间管理

4. 采收与加工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图版

展开▼

摘要

本论文试验内容分别在江西德兴市掌叶覆盆子野外生产基地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实验室进行。试验对掌叶覆盆子的结构解剖、营养与有性繁殖、幼苗生长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药GAP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1.解剖学观察表明,掌叶覆盆子的叶为异面叶;上表皮细胞较大,排列紧密,无气孔器分布;下表皮细胞较小,气孔器密度较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表现出阳生叶的结构。在茎的次生结构中皮层与韧皮部之间有一层扁平形细胞;在茎横切面上,维管组织呈不连续的环状排列。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多元型。在根的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发达。  2.进行了掌叶覆盆子的根插条扦插繁殖试验。  3.掌叶覆盆子的枝条扦插繁殖试验表明:采用两次生长素处理方法可以促使插条生根,且嫩枝生根易于休眠枝。最佳处理为每次使用50μg·g-1ABT-1浸泡插条2h。通过对不定根发生的解剖观察,未见到掌叶覆盆子插条具有潜伏根原基。扦插后,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附近的薄壁细胞,属于诱导生根类型。扦插形成的愈伤组织内没有发现根原基,但愈伤组织内部细胞部分分化,并有不规则的输导组织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对不定根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4.试验对在江西省德兴市野外采集的掌叶覆盆子成熟种子做了基本性状测定。试验还分别对种子进行98%浓硫酸酸蚀去壳和赤霉素药剂等处理,在连续光照或连续黑暗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  5.利用不同浓度的白茅和苦竹根状茎的水浸提液培养掌叶覆盆子的种子以研究浸提液对掌叶覆盆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6.在江西德兴进行野生掌叶覆盆子引种栽培及其相关田间管理技术试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